主页 > 名句 > 张志和的名句 > 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

出自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前白鹭飞”译文及注释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上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西塞山前白鹭飞”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水乡春汛时的山光水色和渔翁的形象,表现了渔翁超脱物欲、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起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以西塞山为背景,点明地点和季节特征。白鹭飞翔于西塞山前,展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画面。桃花盛开,流水潺潺,鳜鱼肥美,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承句“青箬笠,绿蓑衣”:通过渔翁的装束,进一步突出了他的身份和性格特征。青箬笠和绿蓑衣不仅色彩鲜明,而且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展现出渔翁的朴素和自然。

转合句“斜风细雨不须归”:以“斜风细雨”为背景,表现了渔翁在恶劣天气下依然悠然自得的态度。他并不因为风雨而急于归家,反而享受着这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这种超脱物欲、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正是诗人所向往和赞美的。

表达的情感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超脱物欲、悠然自得生活态度的向往。通过描绘渔翁的形象和周围环境,诗人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张志和简介

唐代·张志和的简介

张志和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祖籍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先世因“不忍坐视民患”,弃官隐居黟县赤山镇(今祁门县祁山镇)石山坞,又迁润田张村庇。唐代诗人。 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唐大历九年(774年),张志和应时湖州刺史颜真卿的邀请,前往湖州拜会颜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颜真卿等东游平望驿时,不慎在平望莺脰湖落水身亡。 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 张志和的诗(2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