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医学史-一场铁与血的冒险

  •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 读后感
  • 2024-12-23 10:44:58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作者:苏上豪,1985年进入国防医学院医学系就读,在课业繁忙之余从事文艺创作。2010年起陆续于"散文专栏作家交流平台"与"PaiSci泛科学"发表散文与医疗故事,文章广获好评,现为北市博仁综合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主任。
内容:作者以在医院发生的事件为主题,再以外科医师的角度考证相关医疗事件的发展历程,不但在文章中引经据典带领读者进入医疗史的历史轨迹,也让读者能在轻松诙谐的文字中学习相关的医学常识。

我的观点

2走入医学史-一场铁与血的冒险

神农氏嚐百草,最后因为积毒太深而身亡;祕鲁的医学生克立勇为了证明奥罗亚热和祕鲁疣是同一个疾病,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得到证实;澳洲的巴瑞•马歇尔医师为了证明幽门螺旋桿菌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有关系,喝下含细菌的肉汤,而且经过了八年的时间才让医学界接受此一概念,若不是因为他们的牺牲奉献,又怎能找出许许多多治疗疾病的方法呢?想成为医疗人员虽然不一定要进行自体实验,但从先人种种的历史事迹中可以发现充沛的体力、过人的毅力与耐心、为别人服务的热忱和坚持到底的精神都是身为医疗人员应具有的特质。
除了具备这些特质之外,你是否曾认真思考过一个外科医师的养成过程呢?当大家对《怪医黑杰克》具有精准判断疾病的功力与高超的外科手术技巧,叹为观止并引以为目标之时,我才发现要成为一位国家认可的外科专科医师,从进入医学院就读就至少需要十三年的时间;要成为真正有经验的外科医师还得依每个人的资质不同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在这么漫长且严谨的训练过程中,也是对个人"毅力"与"耐力"的一大考验。许达夫医师曾说过:"做医师要有满腔的热情,不只是为了兴趣学医、为了想做医师,而是即使当医师需要做很多的牺牲,但是我愿意去承受。"想成为医疗人员并不能单凭"有兴趣、有意愿",而是还要思考自己是否"愿意牺牲、愿意承受"?写到这里,不禁让我开始自我省思,再一次检视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自信、热忱与能力去接受这严酷的挑战,希望在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医疗人员去照护需要照顾的病患。
翻开书中一页页的医疗史,每一个成果都是许多医疗人员一起努力之下的心血结晶。你可以想像手术时的基本配备-电烧刀,它的起源是因为1900年法国医师约瑟夫•瑞费尔因操作不当,才把它用于止血的吗?你知道心脏整流术的发展竟起因于触电与开刀房的意外吗?你知道"阑尾"和"盲肠"的差别吗?而人类对"阑尾"的理解,为什么经过了一千多年的黑暗时期吗?而第一次将"阑尾"画进人体构造中的竟是文艺复兴时代画坛三杰之一的达文西。你知道古代***的功能是多么地精采吗?而鼻胃管未发明前,又是如何提供养份给虚弱的病人呢?我想每一项医学变革都需要有机械学、材料学、解剖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等各方面专业人士锲而不舍的努力研究与不藏私的分享,才能有今天的成果。这本书,不但帮助我釐清许多医疗相关观念,也让我清楚地理解医疗史的发展过程,更体会到医疗成果的得来不易,因此当我们享有良好的医疗服务时,也不要忘了感谢前人辛苦付出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