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书心得

  •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 读后感
  • 2024-12-23 10:44:55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作者龙应台,自小在我们苗栗苑里长大,1974年毕业于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求学,作品有针贬时事也有抒情温柔。目送的七十四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写缠绵不舍和决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我的观点

2目送-读书心得

人世之间总是无法避免声、老、并、死,就如同有些物品在怎么喜爱也必免不了老旧的那一天,而有些人在怎么深爱、在怎么不舍也终究会老去,总又那么一天会从我们的身边离去,甚至那一霎那,我们根本无法相信,曾经时时刻刻守在你身边的人竟然会这样从人间消失,不留半点痕迹。而本书作者--龙应台女士集结了四十七篇散文才完成了这本季美丽又隐含着淡淡忧伤的生死笔记,"目送"。
作者在前面就说明了本书的主旨,一段再白话不过的文句,一份再清楚不过的真实,一股再浓厚不过的深情。她说:"所谓的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每每读到这里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每每读到这里,就像是石子投进湖中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涟漪般,我的心里也泛起了一股股的哀愁。是啊!即使是拥有血缘关西的家人们也有互赠离言之时,随着时光的河流不停沖刷我们的外表、心灵,年龄日渐增长,父母会辞世,手足会各奔东西,而儿女,也许也会渐渐地走向属于自己的未来,我们能做的便是静静地望着他们走远,微笑着替他们送行,然后明了,人生是场漫长的旅途,即便是家人,是挚友,也只是旅途中的几个过客,或许我们交逢走了一大段的路途,可是路途总有尽头,旅行依旧是自己的。我想,若说人生是场戏,那我们有时也得学着孤身一人站在诺大的舞台上,没有其他演员,只为了自己细细鸣啭一曲;若说人生是段旅途,那么有些路阿,也只能一个人,静静地走完。
龙应台将自己一生的经历放进了书哩,有的写父亲的年老与逝去,母亲的失忆与曾经的风花雪月,有的写儿子与自己的疏远与成长,有的则是自己的想法与纪录,每一篇、每一个文字彷彿都在向我们倾诉她的悲伤、思念、后悔,就像是被下了魔咒一般,每次读完一篇,我的心中除了油然而生的敬佩外还有一份,深深的感动,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则是"寂寞"与"魂归"。寂寞与不寂寞究竟怎么分辨呢?人多就一定不寂寞而单独一人就注定寂寞吗?作者的答案是"否",寂寞带来不安带来恐惧,然而孤单有时却能让我们好好的沉思,好好的感觉身边的一切。还有当那个总为儿女撑起伞的父亲步向另一个未知的世界时,又要如何才能治疗内心的创痛,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呢?就如作者所疑惑的:这个世界有谁来教导我们,当心向玻璃碎了一地时,我们又该怎么收拾呢?看完目送后,我开始思考这些未解的谜。
有些时光再怎么快乐再怎么疯狂也会成为过去,有些人在怎么想念再怎么深爱也会背对我们离去,而看完目送,我渐渐明白,或许人无法永远,然而回忆与爱却能亘古不灭,而我们能做的便是将那些人、那些回忆保存在心中,然后继续走完剩下的旅程。
也许,人生也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