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元的铁道旅行》读书心得
- 《读后感》
- 2024-12-23 10:44:09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作者刘克襄,本名刘资愧,为台中县人,从事自然观察、散文集诗歌创作、历史旅行与旧路探勘。不少着作中探讨自然生态维护及历史文化的保存,此书"11
元的铁道旅行"为其第一本铁道专注,介绍我们铁路车站的民俗与风貌,标题所谓"11"意指最便宜的车票,同时也隐含以两条腿旅行,行走天下。
我的观点

起初看到书名,本以为是一本故事性的小说,没想到竟是一本以散文方式阐述旅游的书籍,这种书写的形式也是我第一次读到,对我来说十分新鲜。
它介绍我们的铁路车站,图文并茂更增添一番乐趣,其中我觉得最有趣的是作者在各章节前的素描,介绍了各车站的特产或稀有的动植物,还有车站四周的手绘地图,点出了附近必光顾的店家,加上作者亲自在各站所拍下的照片,不但让我对我们各车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更让我有如深入其境之感。
在书中作者也记录到和几位车站乘客的互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三貂岭站的那位日本人,买了一大堆票,为了就是纪念在一个特别的时间来到一个特别的地方,我很讶异一位日本人竟然逕走他乡还能这么有目的性的来到我们一个荒凉的车站,虽然我对他所说的"三貂岭菁桐"依然无法感同身受,但十分佩服他悠游自在的胸怀,也还好有硬纸票的存在,不然如果改成电子车票,岂能让这位外国雅士纪念这美好的一刻?
不仅介绍旅游胜点,书中也提到了很多车站周围环境及人文濒临的迫害,讚叹因水泥厂而失去和平的和平车站,逼迫当地的太鲁阁族迁徙土地,甚至远走他乡,暑假山上走走,沿路,我也看见不少我们美丽的山脉,只可惜,往往绵延的山峰上都连着许多电线杆,破坏了整个大自然的景緻,但有时候建设也是必然的,也不能断然的批评,发展技术和维护大自然两者很难兼具,只希望大家在开发福尔摩沙仅存的生态时,尽可能的找出其中的平衡。
读到"高速风景"这几篇文章,也让我回忆起自己第一也是唯一一次搭乘高铁的经,当时高铁才刚完成,正值试车期,所以票价较便宜,但也不是个小数字,全台最快速也最平稳的铁路可能是因此降低了旅客搭乘的次数,我真佩服一百五十三页上,作者蒐集的高铁票,一年内的搭乘次数竟如此惊人,想必要成为一位"高铁人"也要有够深的荷包。
一听到油桐花,就让我想到客家,也只有如此,但没想到可用上书中的一整章,如此着墨应该具有重要的意义。果然,我从不知道油桐花有诸多的用途、品种,更不知道当时是因为工业用途从国外引进,我一直以为是本土的植物,真没想到一朵朵漂亮的白花,竟是会威胁生态的外来种。
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风物寻味"这几篇文章,是我觉得全书中最能点明车站边的产业、生态和生活,用标题的四个字形容真是再好不过,最重要的是铁道文化里不可或缺,令人垂涎三尺的铁道便当,不知是因为每次都捧着空空的肚子读这本书,还是中了作者在每篇中设下的美食圈套,读起来更是投入。
搭了这班两百多元的文字列车,在字句间,造访了张君雅小妹妹的小镇、无米乐的家园、兵仔市场...,邂逅了游玩的情人、高中生、日本人,还有卖菜的阿伯、大婶,喧哗的旅驿、寂寞的小站,环境总会改变,由其在科技颠峰的时代,最不容易改变的还是在饮食还有民情中尝到数十年以来依旧不变的铁道滋味。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12-23 10:44:09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duhougan/9560.html
相关文章
- 1. 学校学万事
- 2. 烽火下的人性抗争与和平幼苗
- 3. 心之诗
- 4. 真相所带来的震撼
- 5. 晨读十分钟:成长故事集
- 6. 如何在人生逆境中"逆进"
- 7. 从日本三代家庭的困境,看家庭教育的重要
- 8. 帝国边陲的美丽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