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畅Green City∼绿色交通
- 《读后感》
- 2024-12-23 10:44:08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绿色交通"——系以永续发展为基础,所打造的低污染或零污染运输环境。许多都市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工厂林立、私人车辆来来往往……,而忽略了以"人"为本的环境,导致全球暖化及气候变迁的外部成本。这几年来,人类渐渐转变思维,朝向"永续发展"方向努力。这是一个新的生活型态潮流,它健康、又对环境友善,就由此书,让我们理解何谓"绿色交通城市"。
我的观点

"你会选择繁华的都市,还是纯朴的乡村呢?"如果有人这么问我,"现在的我"的回答会是后者。不论居住或旅行。
曾经,我向往都市那般的生活。
我家住在基隆大武仑,属于市郊地带。附近的商家很简朴,没什么好奢华的。足够供应日常所需,也是够便利了。我的两个姐姐都已经有二字头的年纪,在她们小学时,便耳闻过大武仑区要增设一家麦当劳的一份计画。等到换我上了小学,这依然是个让小孩子初闻会感到惊喜万分的"计画"而已,当时的我固然为之兴奋不已,但在内心的另一处,却又笃定这计画肯定又是个大天窗。
两年前,我还是初中生——大武仑麦当劳就这么问世了,不可置信的人有一群,一味讶异也没有意义;候车亭前的那条斑马线对面的新大楼早就微笑着预告了我们。确实,大武仑是可以有更多这样的商家的。它坐落的地点,不仅方便一般民众的光临,上下课时间更是有武仑小学、武仑初中的学生蜂拥而至。供应了民众更多饮食选择,但住在这儿的人可能需要注意一下饮食健康,不要受到速食太大的诱惑。因为这家麦当劳的开张,曾经让我有好几个星期的晚餐地位,都被油腻腻的炸马铃薯条和黑不见底的碳酸糖水给占据了。回想起来,还真是不善待自己的身体啊。肯定有哪些器官想要提出抗议的吧?沿着一条坡,往上走一段路就能到黄昏市场;去那里选间店,吃个小火锅,至少还保证能吃到一定份量的蔬菜呢。
要到那家麦当劳,得先越过很大的马路,四个车道。被分配到的行人灯秒数约24秒,等待号志由红转绿的期间,映入眼帘的是来来往往的车。公车、客运、轿车、卡车、摩托车……平常我也是在这里等车上学的。说到大众运输,到台北车站的车远比到基隆市区的车的班次要多上好多,我觉得基隆的公车班次还可以再增加一些,更何况基隆公车上还常常有很多的老人。可是,只要瞥见位于车子尾端的那个排气管,便开始担忧起来。大部分的排气管连接的都是小小的车身——私人车辆。
我到台北唸内湖高中,见识到都市惊人的车流量。即便班次再多,车上还是常挤满人,我就站在一块插着几个公车站牌的平地上淡淡地看着这情景。当我这个长年下来只要天气随便转个大方向,就会被启动的过敏性鼻炎机能,突然失灵的时候,我吓了一大跳。嗅觉在这个奇特的时间点重生,第一个吸入的又是满是汽车味道的空气,我顿时摀起口鼻,眉头深锁。我忍着从指间隙缝钻进来的微量空气,再次抬头看了一眼那条马路,好多。好多车子,好多排气管。再把仰角放高一点,眼睛受阳光刺激,睁不开了。但只要歪个头或移动一小步,马上就有高楼大厦能挺出身来挡下。
撇过头,每次从文德站出来都会见到人行道的一排排Ubike,感觉这就像是一场战争——运输系统的战争。自行车是很棒的低碳运输工具,但相对于马路上的车流,就知道自行车根本无从得胜。活在这个世纪的我们,所要面对的课题明明就在眼前许久,却还是有许多人将其漠视。"永续发展"——都市追求"低碳",以大众运输系统及自行车代替某些机动运具的短程运输,不仅能够成就舒适的步行空间让人们享受,也可以减少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不应该是一味追求经济发展,也必须朝绿色方向发展一个对环境友善的城市。
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是"公共运输引导都市发展",它主要有三个目标。其一,鼓励搭乘公共运输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也就是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如此一来就能减少排碳量。其二,藉此建立舒适步行空间,并能减少道路意外的发生。车子变少,行人能安全活动的道路面积拓宽,不仅不需要受拥挤之苦,也比较不需要担心会发生车祸。其三,提高人行道和公共运输系统的使用率并进行规划——让公共交通发展得更加完善。
新加坡就是一个成功实现TOD的例子。他们的***配合土地使用计画来拟定交通运输政策,让公共运输场站附近和都市紧密结合,并在多元的公共运输服务上做合理分工,再利用智慧型运输以及管理小汽车的策略来达成目的。许多国家的成功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镜。但统计下来,小小面积的我们,人口数仅占全球千分之三,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世界上却是名列前茅的;着实需要警惕。当工业、农业、住房等部份都加入了节能减碳的行列,交通这个部门却仍是求快速、便利移动,若是再不着手绿色行动,将会错失保护环境永续的时机。
根据联合国提供的资料,到了2100年,全球海平面最高将会上升0.53~0.98公尺。届时四面环海的我们,约会有10%土地面积被淹没。沿海地区首先陷入一片汪洋,造成沿海产业极大的生存危机。
经济快速发展的代价如此庞大。不知从哪天起,我逐渐对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都市反感;以前,我正为都市繁华的市景所吸引,想在那般环境下过生活。如今,望一眼都市街景,只觉得到处都见到被损耗的能源;而有很多能源,都是能够省下来的。都市是杀环境的大凶手之一,若是能够更绿色地经营它的话,就多少能减轻它的这份罪刑了。但先前对环境划下的伤口,谁知道会不会痊癒呢?谁知道它会不会决定原谅我们呢?
下午四点从内湖高中放学,搭捷运并换首都客运回到基隆的家,大概花上快1小时。虽然这里的街景不如台北好看,营业着的店家招牌也有好几张都不怎么吸引人;但是走进一家平价便当店里,会有和蔼的老板娘亲切地问我要什么便当,菜想要选哪四样,决定好了就快速地做好便当拿给我。这份打从心底涌上来的温暖,是不会受到外力因素而有所动摇的。即便有钱的人喜欢买车并且自己开车、明明知道开冷气会加剧暖化问题却不节制、周遭的新房子持续建造着、不断有新商店打算找个好地方开幕、世界各地的许多森林甚至雨林遭到砍伐……,靠人类的情感变化,还是能够让我们暂时忘记这个残酷的事实的。威胁环境,这也都是因为要让人类这个种族延续下去——是吗?当环境无法再负荷人类的伤害,一切都化为乌有的时候,所有的意义也一并失去了。重要的,到底是人类生活的繁荣发展,还是保护环境与我们永远共存呢?其实这两者,也并不是没有并存的可能的。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12-23 10:44:08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duhougan/9559.html
相关文章
- 1. 学校学万事
- 2. 烽火下的人性抗争与和平幼苗
- 3. 心之诗
- 4. 真相所带来的震撼
- 5. 晨读十分钟:成长故事集
- 6. 如何在人生逆境中"逆进"
- 7. 从日本三代家庭的困境,看家庭教育的重要
- 8. 帝国边陲的美丽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