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是为了交会互放的光亮!
- 《读后感》
- 2024-08-06 11:01:37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刘克襄,本名刘资愧,我们作家、自然观察者,创作揉合生态、历史、人情等多元素材,兼及绘画与摄影,作品总是呈现鲜明的个人特色。被读者视为"最懂得在我们旅行的人"。
图书内容:
这本书维持作者朴实无华的写作风格,表现作者诚挚的情怀和细腻描绘的动人笔触。这是一本用生命写成的书,记述半甲子面对环境、人情的点点滴滴,更重要的是,它扩展了自然书写的范畴,使这块领域更为广阔无边。
我的观点

与作者的最初接触,起缘于初中时的课文"大树之歌",当时纯粹认为作者刘克襄就是一位专门描绘自然景观、生态的作家,经由"十五颗小行星"这本书,让我得以发现、观察到作者更多创作的不同面向。
此书着重描写刘克襄在接触自然的六十年来所遭遇的人、事、物,以及相逢后的思索与领悟。在十五篇交会的故事中,有三篇镌刻在我的心版上,无法忘却:第一篇是"隐逝于福尔摩沙山林",作者叙述一位纽西兰登山者来我们寻找同样是登山探险家却失踪的儿子鲁本。文中作者提及西方教育不同于我们的特点:鼓励挑战、勇敢冒险,父母总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会飞行;相对地,我们的教育不仅缺乏探险,更排斥挑战。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观念,尝试迈开步伐正面迎击,才会有更多机会体会周遭,并且学到更多。同时,故事男主角所说的一句话也令我为之动容:"我很欣慰,自己孩子的最后,是在我们的山区结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应该怨恨的心转为平静祥和?作者认为是家庭教养和文化,让痛失爱子的他选择了感恩和沉默;但我觉得是歌声抚平心里的伤痕,喜爱江蕙的《半醉半清醒》,在找寻孩子的过程中,反覆聆听着这充满感情的嗓音,让伤痛的心找到了鼓舞的力量。曾经有人说: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但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有些人藉由我们歌曲沖淡伤痛,有些人因为热爱我们,愿意来这探险。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欣赏我们的家乡。
而第二篇是"向老鹰学习",作者叙述一位热爱老鹰的自然生态者,身体力行与它相同的孤绝生活,隐居山林的故事。文中提及男主角沈振中以简单生活为原则,以鹰为师,甚至不惜全身***,只为奠基更坚实的生命情境。是什么样的启蒙,让他甘愿抛开一切追随?作者提供了答案:"老鹰是最苍凉、坚毅,且具有神秘气质的鸟种。羽翼彷彿承载着古老的智慧和灵性。"沈振中必定深信此道理,并且被此幽微的神性所着迷。老鹰对我来说,是一种集孤绝、坚毅和不凡领袖特质的生物,"在山顶的老鹰是孤独的",盘旋翱翔在苍穹上,睥睨着一切,正形容出它的孤绝;据说一只成年老鹰在成熟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前生命"时期才能进入"后生命",而在这期间,它必须历经极大的痛苦—先把鸟喙狠狠的朝着岩石不断敲打,直到老喙在血淋淋中脱落,之后数周,无法饮食,只得静待痊癒;当新喙逐渐成形之际,它再用喙猛啄脚爪,直到把旧爪逐一摘下,才肯停止;为了争取效率,它又继续将自己身体及翅膀的赘羽一一拔除,撕心裂肺、痛彻心扉。尽管生不如死,老鹰仍旧意志坚强的等待着"后生命"的到来。正是这种艰苦过程成就了它的坚忍不拔,更孕育出一种领导的超脱气质。或许我们应该多多效仿老鹰生活的中心思想—学会孤独、学会坚毅、学会走出自己的步伐。
而第三篇则是"荖浓溪上游的小村",作者叙述一个名为"高中"的山林部落,虽然如其他原住民部落努力发展观光,但不同的是,它们不会因为要取悦观光客而修改自然,反而维持着最原始的形貌。是什么样的坚持,让他们宁可舍弃大笔观光财,情愿平凡不大肆宣传的生活?文章中,作者悄悄透露:"保育溪鱼或溪流生态,并不是纯然为了观光,而是共生,依循自然的脚步循环。…未期待大量游客的到来,毫无保留得把家园辟为观光游憩景点,它们只是简单的活着,想要有尊严地活着。"在现代社会中,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组织为了吸引民众做了许多促销、宣传、改变,固然更符合大众口味,但同时也有失去最初意义的风险。而"高中"部落不愿改变的理由很清楚—希望与自然共生、不愿屈就世俗的眼光,做好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我喜欢不畏世俗眼光的观念,太在意、太重视别人如何看自己,反而活得更累,生活在别人的评价中,更无法表现自我。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勇敢表现自己、不拘束的自在人!我最爱的这三篇文章,每篇都有能激发我共鸣的叙述论点或人情故事,这或许是我悸动的原因。
《十五颗小行星》代表着十五个不同的故事,从这里,我看到许多不一样的人格特质、体会许多不同感悟。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正如作者所说,像一颗颗小行星一样,有的不断与其他星星碰撞、交会美丽光芒;而有的则是在广阔的世界一角,兀自折射出灿烂耀眼的光影和波长。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8-06 11:01:37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duhougan/9207.html
上一篇
心
相关文章
- 1. 学校学万事
- 2. 烽火下的人性抗争与和平幼苗
- 3. 心之诗
- 4. 真相所带来的震撼
- 5. 晨读十分钟:成长故事集
- 6. 如何在人生逆境中"逆进"
- 7. 从日本三代家庭的困境,看家庭教育的重要
- 8. 帝国边陲的美丽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