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 《读后感》
- 2024-08-06 11:01:36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丹,一位柏克莱参加体操联盟、赢得无数奖盃,且在学校课业也是顺利无碍的大学生。所有的美好一切彷彿都集于他一身,但正值大三时(1966年初),丹 却愈来愈忧郁,而且经常因噩梦而夜晚惊醒;直到十二月的一晚,他因缘际会在一个通宵营业的加油站认识一位执勤的老人,继而称他为苏格拉底。因为苏格拉底的带领,丹开始往成为和平勇士的道路迈进,过着单纯、快乐、简单的生活。
我的观点

当你起床时,你对一天的想法是什么?是」啊,美好新的一天」 还是」完全没感觉」?
当你面对一个人的心态是什么?是不可一世、自以为了不起还是敬重、谦逊?
起初看到这本书时,仅是因为天生看到书就会习惯性拿来的翻翻、看看,没想到这一看倒看得爱不释手。书中有许多语句让我省思,又有很多话使我与书产生共鸣,例如:"在开始学习以前,你得先清空你的油箱。"。这让我想起自从升上高中后,也许我真的如同爸爸所说的,开始进入叛逆期了。常常爸爸给的建议,我因自身的成见与不认同,而反驳他。当我们所有人面对学习或意见的态度是不是应当先抛开自身的成见与事先对事物的否定,敞开心胸去学习,去接收一个新的资讯?如果我们像一个孩童、一个新生的婴儿一般,对所有事物的看法是一视同仁地去理解、学习,也许会让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更多元、更客观;如果我们是用本身拥有的想法(例如:自己本身所处的地区、时代所产生的价值观、因自身学历的高低,本身文化与对方不同而进行比对优劣……等等。)来看待每一件事,每一个建言,会不会让我们的眼光永远侷限于自己的小小世界,成了一个井底之蛙?
看到了这句话,仔细沈思了一番,或许我真该好好地改变自己,回归到最初我对自我的期许─一个思想自由客观、勇于接收新知,坚韧的人。再来又有一句是"并没有所谓的意外,每一件事都是一项功课。"。意外有没有是个人来认定的,也许你认为是个意外,对旁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时间累积下来的结果而已;或许在别人眼中是个意外,但对你来说却是个见怪不怪的事了。这句话让我觉得也许这才是人的韧性,永远把挫折、意外当成一项功课、挑战去解决。如果每一个人都拥有这种思维,那我们发生的郑捷事件、高雄气爆,说不定都是一项功课,一个警示。郑捷事件可能是在警示大家,现今我们处于平和时代许久,该拥有的警觉心已渐渐消逝;高雄气爆也许是在警告我们对油管的保养以及管理。
"你必须以值得尊敬的行为,来博取他人的尊重。"如果一个人只知道要求别人要对她(他)尊重,但自我的行为却与对对方的要求相反,应该没有什么人会心服吧?先前在接近期末考时,班上不知为何有小小的骚动,而班上有位同学突然用近畿暴风的怒吼,要求大家安静。但事后中间休息时间,其中一位我的朋友有点忿忿不满的说:"以往制造班上噪音的人是她,她这次凭什么这样要求?"当时我也只能笑笑的默认。
"不需要抗拒生命,尽力而为就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也许这是作者部分的体认吧?因为书中作者也有说人生没有平凡无奇的时刻;即将升上高二,在学期末时,同学、朋友中必有人因无法过关而选择暑修,其中有无所谓、不在意,当然也有沮丧难过的,但其实人生只要有努力过,何尝也不是一个美好的经验?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8-06 11:01:36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duhougan/9206.html
上一篇
吴宝春─柔软成就不凡读书心得
相关文章
- 1. 学校学万事
- 2. 烽火下的人性抗争与和平幼苗
- 3. 心之诗
- 4. 真相所带来的震撼
- 5. 晨读十分钟:成长故事集
- 6. 如何在人生逆境中"逆进"
- 7. 从日本三代家庭的困境,看家庭教育的重要
- 8. 帝国边陲的美丽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