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单,其实就是你自己

  •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 读后感
  • 2024-06-11 09:13:31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本书的作者是蒋勋先生,他是一位擅长文学的"艺术家",在文学与艺术这两个领域中颇有成就。虽然蒋勋先生并非一般我们社会上所认定的"高"学历,但他却用它的艺术与文学活出他自己。在此书中,蒋勋先生运用多方的角度来解释"孤独",使我对孤独的刻板印象有些许改观。我最钦佩蒋勋先生以多方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情,就像一件事情也会有两面,而我们常常只会注重在表面,而忘了,事实其实不是我们想的那样。

我的观点

2孤单,其实就是你自己

当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心中对孤独的看法似乎被狠狠的敲了一棒,书中所谈论到的孤独,与我对孤独的看法「小同大异」。 在蒋勋先生提出六个孤独存在的位置中,我最有感触的是"暴力孤独"这个篇章,其实每个人的心中的有名为暴力的树,他早已深根底固在我们的心田中,就因为社会觉得他是不好的,所以我们把他藏在心理的阴影中,忽略了他的存在;而假如社会中有人把这棵暴力之树坦蕩蕩的摊在阳光下,我们的社会,给了这种人一个极端的名称,"心理变态"。
我们都是一个人,都在隐藏着自己,不管面对的是自己多么地亲近的人,我们还是会隐藏自己的黑暗面,不敢把100%的自己拿出来,因为怕被讨厌。这就是人类,这就是我们。前几个月,有一个极为热门的问题流传在社会上,从那一个问题当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人们试图隐藏的黑暗面,"如果等一下世界末日就来临了,请问你现在最想去做什么事?"当时最多的答案是什么?完成梦想?不!其实是「杀人」,如果接着问为什么会回答这个答案的话,那一些回答者清一色的回答:"因为没试过!"这种答案为什么会稳居首位呢?因为社会败坏吗?其实我并非这样想,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心中暴力元素现形之时,当然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夺魂锯>和<人形蜈蚣>这类暴力血腥电影会如此热门的原因,因为我们被社会道德拘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满足我们暴力的欲望,才藉由电影来抒发吧!也因为如此,所以蒋勋先生才会把暴力归类到孤独中!
在我们孤独的时候,心中想的不只是暴力而已,还有蒋勋先生提到的其他五种孤独,但我觉得孤独是让我最自由的时候,虽然不见得非常开心,可是可以面对最真实的自己,面对的也可能是连自己都无法接受的自己,但比起不理解自己而迷迷糊糊的过一生还要好很多!在现今的社会中,处处充满了喧闹,我们总以为带上耳机,能给自己一点点微小的宁静空间,却发现耳机中传来的,就是这世界的喧嚣!
我们有多久没听听自己的心跳,听一听在这吵杂的世界中心里传来的宁静!也许蒋勋先生想告诉我们的,不是孤独有多可怕,他想告诉我们的是,我们最害怕的孤独,其实是这是上最美好的事之一。
虽说孤独很好,可是我们也不能终身当一个独行侠,毕竟我们是群居的动物,常常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所以在我们人生中必修的课程中,还要添加一项团体生活。隐藏孤独,这样算压抑自己吗?其实我觉得过度依赖团体或是过度孤立自我,这样才是真正的压抑,让自己同时享受到团体与孤独的快乐,才是最好的!学习过着团体生活也学习面对自己的黑暗面,学习"平衡"!这也许也是我们人生的功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