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当下
- 《读后感》
- 2024-06-11 09:13:16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1966年之前,丹一直被幸运之神眷顾,但外在的光环始终没有为他的内心带来永恒的宁静。直到某个夜里,遇见亦师亦友的苏格拉底,他开始学习如何生活─遵守某些特定的戒律清规,掌握看待世界的方式,方能清醒地过着单纯、快乐、不复杂的生活。
丹•米尔曼为前世界级弹簧床锦标选手、史丹福大学体操教练、欧柏林学院教授、武术辅导员。并在世界各地主持"和平勇士之道"的演讲、研讨会,深深影响读者。
我的观点

一个站在人人羡慕钦佩的荣耀之巅的男孩─丹•米尔曼,看似丰富的人生,却生活在空虚里,无法将外在的光环与荣耀带进寂寞的内心。直到那天晚上,他碰上了苏格拉底。几乎每个人都像丹,对于自己的认知与渴望并不完全理解,盲目的追随社会的光环与荣耀,被从小灌输的社会观念困住,在无形中限制了自己的思考想法却不自知!装满了固有概念的我们,不问知识的对错一律吸收,在面对真理的同时反而无法接受,不正是现代大多数人无法突破自我创新未来的主要原因吗?
丹与苏格拉底的相遇之地─加油站,是苏格拉底启发丹的地方,也是书中最常出现的场景。我认为作者是想藉着加油站是为缺乏动力的车子灌输力量的地方,来代表人们常在人生的道路上失去动力,也需要一股能够恢复力气,继而勇往直前的能量吧!苏格拉底让丹理解到生命真正的意义、也让他更加理解自己,替丹为空虚的过去重新填满能量,向崭新的未来全力冲刺,让我隐约看到了苏格拉底和加油站的相同之处。而"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不也就巧妙地道出了丹往后即将面对的旅程、准备脱胎换骨的前奏吗?
从强烈抗拒到接受吸收,需要多少历程、多少勇气?一个装满水的花瓶,若想换成墨汁,必先将花瓶中的水倒完;就像一个装满固有知识的人,若想灌入全新观念,必先抛弃从前所认知的一切!但要放弃过去所学是何其困难?必须面临的矛盾和选择更是痛苦之一!然而这段过程中苏格拉底不断告诉丹:"要净化身体、排除脑中多余的东西、仔细聆听心中真正的声音"这句话无非是告诉丹,静下心来面对一切事务,专心完成当下的每一件事。唯有用心去体会的一切,才能内化为己身的智慧,而是非对错,心中自会明辨黑白。
丹从一开始的不愿理解,到后来的慢慢领悟,正说明了他旧有知识的崩解。能够接受并内化为智慧的一部分,虽然只是开始,却是他迈向理解真理的一大进步!而这改变的路,是困难重重。即使意外的车祸毁了他的体操人生、让他多年来的一切努力全付诸流水,但永不放弃、靠着苏格拉底的指引和陪伴,让他重新站回了自己的人生舞台,甚至超越过去!看似不可能的一切似乎都在书中一一实现!而让我佩服的,是虽然丹在成为勇者的路上碰到的阻挠重重,仍没有选择放弃,反而越挫越勇、领悟更深。成功是从不服失败的勇气中萃取而来;而越挫越勇,是成功的开始,也正是我们最应学习的精神!
"Where are you? Here"、"What time is it? Now"、"Who are you? This moment"这三句,贯彻全书的道理,便是在告诉我们,活在当下!简单的四个字,却带出了影响我们一生的关键。当我们整日活在过去或是幻想未来,常会故步自封、好高骛远。若不能及早领悟,往往将因此度过毫无意义的一生。唯有时时刻刻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的每一刻、全心全意的投入,才能活出最精彩的人生!我们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完美的定义又是什么?只有在真正认识自己、懂得把握当下的同时,人生的火花,才会擦出最灿烂的美景!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6-11 09:13:16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duhougan/5795.html
相关文章
- 1. 学校学万事
- 2. 烽火下的人性抗争与和平幼苗
- 3. 心之诗
- 4. 真相所带来的震撼
- 5. 晨读十分钟:成长故事集
- 6. 如何在人生逆境中"逆进"
- 7. 从日本三代家庭的困境,看家庭教育的重要
- 8. 帝国边陲的美丽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