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职与教职的冲突

  •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 读后感
  • 2024-06-11 09:13:11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告白一书,事件是由一位中学女老师在校园游泳池内发现自己女儿意外溺毙,后来经过她私底下调查,发现这并不是意外,原来是班上两位学生所杀害的。作者透过主观视角分别告白,一步步逼近犯罪动机的核心。痛失爱女的老师辞职,不向警方申请重新调查,但也不能就此原谅学生,决心要让兇手陷入痛苦心境,而在结业式那天向全班学生告白真相,并透露了她的复仇计画,再透过学生内心的弱点,将伤害一一还给学生,并且完成她所想要的复仇。

我的观点

2母职与教职的冲突

  书背上耸动的副标题"当伦理和正义分歧,你该选哪边?"而我阅读后又有更深一层的思考:又有哪个人有资格进行名为正义的制裁?

  正义是什么?我认为正义是人内心中,自认为最正确、最恰当的判断,也是自认为宽恕与惩罚之间最完美的平衡点。但也就因为常流于主观判断,每个人心中的正义永远不可能连成一条水平,冲突、纷争、矛盾,皆因此而发酵。

教职与母职的冲突
  身为老师应该要存在的正义是原谅学生的过错、教导正确的观念;身为母亲应该要存在的正义是保护自己的小孩、因着小孩在身边感到幸福,不是吗?

  做为母亲,森口老师在女儿溺毙案件发生并发掘案情后,并没有报警。然而做为老师,她也没有打算原谅学生。教职与母职的冲突由此而生,然而她以自己的方式处理此事,是正义吗?从母亲呵护小孩的角度去看,即使她不是利用正确的管道争取正义,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同理森口老师只是像只失去小狮子的愤怒母狮,将她所受到的伤害,以牙还牙而已;但从她身为教育人员的角度去看,好像她又应该以宽宏的心去原谅犯错的学生并且教育他,为人师表的她,复仇的手段却是错误的示范。

对母职的反省
除森口老师,作者亦安排剧情中的另一名母亲展现常见的"现代扭曲母亲典型"。同样身为母亲的下村妈妈,以绝对的溺爱、全面的保护、完全的信任教养小孩,看待小孩所犯的错误,甚至否认自己孩子犯错的可能,并为他罗织藉口及理由。但如果不溺爱、不保护,不相信自己的孩子,那还是个"称职的母亲"吗? 保护孩子也是她一种正义的展现,到底该说她是错还是没错呢?下村妈妈对儿子的保护逼疯了自己,自己也被所溺爱的孩子给杀害,从作者的情节安排中,我们不禁要反思着:太过保护与全然相信自己的孩子,反而会拖垮孩子在对与错的认知发展。如果不给他适当的机会,去学习如何判断事情的对或错,那么,他的错将永远没有得到澄清的机会。这正是下村妈妈犯的错,溺爱盲目了母职。

对教职的反省
  作者笔下,森口老师虽没有要原谅渡边与下村的意思,却仍有教育他们的动机存在,在整本小说的最后一句"喏,渡边同学。你不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复仇,也是你重新做人的第一步吗?"森口老师用强烈的手段"教育":让班上看好戏的同学们霸凌两位兇手,让这案件成为班上"事不关己"冷漠的同学们心底的巨大阴影,最后又以兇残的手段复仇。屏除小说戏剧化的情节,要让这些冷漠的小孩重新做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在痛苦中的反省,这痛苦是实实在在的震撼教育,教育着他们不该把任何生命都视若无物,并且重新认识同理心的必要,没有同理心,任何的争吵、任何的错误,都有可能演变成悲剧。

  那么,母职与教职,二者如何平衡?在这故事中,森口找到自我的平衡点,即使她没有寻求正确管道,却在兇手心里烙下最现实的教育,她并没有失去身为老师的教育责任,也没有失去母亲的保护责任。每个人心中的正义不可能连成一条水平,这两者的平衡也不可能达到最完美,作者以森口老师极具争议的做法让我们重新看待并思考课堂中、家庭里、社会上的"正义"应该如何得到平衡,也唯有正义存在,活动于其中的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