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启发,叛逆,以及人生哲学

  •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 读后感
  • 2024-06-11 08:50:17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迷路的诗》以忏情开始,回忆建中时代少年杨照的浪漫与叛逆,书里的时代背景距今已三十多年,初萌的青涩恋情加上当时校园反映着真实台湾的苦闷,迷惘与骚动瀰漫全书。爱情初乍来袭时,诗成了最重要的出口;对文学与知识的热情也透过诗传递。而少年对权威的反抗、对政治及历史真相的质疑,则潜伏全书。杨照透过高中岁月的经历,传唱了现代诗的时代意义。

我的观点

2诗的启发,叛逆,以及人生哲学

这次选书时,不像以往看书名借随便借一本读,而是先查了几本的相关介绍,发现我应该会很喜欢《迷路的诗》,才读了ㄧ些,嘴角不禁上扬,果然。

我自从高一下开始发愤图强后,生活几乎被课本浸透,一直在准备考试、考试,还有考试。若不是读了这本书,我真的几乎忘了我曾经也对写诗癡迷过,或许也是进了男校的缘故吧,毕竟那种"不写会死"的迫切强度多半是出于爱情的满足、失去,抑或渴望,至少我是这么认为。

除了诗的方面,对于反体制的态度,我更要向杨照致敬。能够读到和自己那么地相近的想法是多么畅快,而且有些叛逆行径是我只敢用想的,他却如三餐地做,读起来真是痛快。主编校刊藏字砲轰北一书包、盖教官黑布袋然后推下莲花池、烧书、和学务主任互相拍桌、以一堆公假名义翘课……这些都令人向往。不是我真的想去做,而是一种精神,打从我考进建中,就极度地想打破建中生只是一群死板只会念书的乖学生的刻板印象,我做了一堆自以为能打破这种印象的事,认识杨照后简直小巫见大巫。

杨照有位老师比他还气魄,有次放学全校要留下练习大会操,杨照和几个死党故意留在走廊上托言,老师碰到问他们在做啥,后来老师生气了:"我知道你们在干嘛,你们在等教官上来赶你们下去,然后你们就能可怜兮兮地说:『啊,我不想去做大会操,是教官逼我去的。』那么不喜欢去,有种就走掉啊!现在就走掉啊!"我们总是厌恶无聊的体制或活动,却没有勇气拒绝参加,那位老师说出了杨照心中的不堪,甚至没对自己承认的念头。我们总是宁可相信自己无计可施,然后回到我们讨厌的"正轨"上,继续忍耐。

或许是太过专注于课业,或许是被社会化过度,我读《迷路的诗》的时候竟有种和他描写的心境久别而重逢的感觉。虽然久违了,但非常庆幸,它勾起了我曾有的少年的浪漫,写诗也好,对生活中许多小事的看法也好,都让我不禁思索现在疯狂埋头只为课业是否真的有意义?让课业的忙碌沖刷去迷路的少年特有的浪漫,失去了一去不返的青春是否值得?

生活若渐渐乏味,想在新的范畴挖掘刺激,诗是个好选择。就向杨照写的:"诗的本质就是打乱原来静稳、视为自然的感观或语言世界,予以错置、扭曲、重新来制造新的意义",让诗领着我迷路。

再来我就分享ㄧ些我和书中描写的感受,心有灵犀触电的地方。或许这些是许多少年都曾拥有过的共同回忆、感受;也有些是曾经盲目的举动,却被杨照一写就点出背后真正的潜意识和真相。

诗人鲸向海写到:"年轻时总是想像力大,对象还不明就开始爱上。多年后仍怀念着我暗恋的那人,我怀念的或许是自己的青春幻影,对方只是一个过度投射的理想。"少年迷恋一个人,或许不是真正爱上她,而是为了填补自己心中虚空、渴望,需要有个人作为宣洩心中快满出来的爱恋情感的对象。
杨照也写出了一个可能很多少年都有过的心态。"少年时期,最跩最酷的模样就是假装永远不会慌张慌乱。宁可迟到,宁可因迟到赶不上朝会,也不愿意追公车。追公车的动作时在太拙劣了……"但他却点出,"正是心底越慌乱的人,越是害怕在外表露出慌乱、无助的样子。自以为的悠闲悠哉,是慌乱本质仅存的一点掩饰。"

杨照还有过一个特别的想法,他曾想向梦的辖区行窃,把梦的模糊换作现实的基础,甚至想偷一份情绪出来。"在梦里我就很明白,我是要冲出梦境,带着那份从来不曾来过也无论如何不会重现的感觉偷渡出梦。我当然没有成功。醒来伴随我的只有类似失风般的沮丧与羞赧……想了很久,想到了你 ,Dear you,会不会真正想从梦境偷渡出来的是你 ?"我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感觉。因为只有在梦里,很多现实中奢望却不可能发生的事才能成真,例如挽回不了的友谊或爱情,在梦中才能重温过往温馨幸福的感觉,只不过,醒来后确实往往只会留下一阵虚空……

《迷路的诗》让我学到了很多,除了诗,除了反体制,也有些地方让我反思,例如盖教官黑布袋的那段。不久前,我也曾极度地想殴打一个老师,恨之入骨,但读着读着我想通了,就算我真的把他打怕了,连法律责任都不用负,我心里也不会比较畅快。杨照写到:"虽然报复成功,可是却失落了原本对公理正义的信心罢。原来暴力那么容易改变事实。那样的暴力来自我们自己,让我们不安;那样的暴力也就有可能由别人施加在我们身上,我们的表现大概不会比教官英勇罢,这想法又让我们害怕。"

人总是容易在夜晚感到虚空。杨照曾经一整天看了五场电影,晚上忽然浮现一个他认为古怪的想法:"如果进入一个完全不同次元的时空,我学习、思索的这些哲学、文化还有意义,还有效吗?……我觉得身体有一部分被渐渐掏空,换灌冷空气进去。虽然外面维持三十度左右的夜暖,里面,温度计量不到的地方,却急遽向冰点靠拢。我愈走愈怕……"这样的人生哲学非常值得深思,其实它也一直困扰着我,只是常被我用课业的繁忙逃避罢了。如果有一天进入一个完全不同次元的时空,或者,有一天我死了,现在汲汲营营的课业,或能为生活增添浪漫的诗也罢,这些还有意义吗?如果反正有一天会死,现在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了,吗?还是要像高中的杨照"不过一切必竟都无伤大雅。反正谁也不晓得不浪费的生命应该去追求些什么。在那个时代。"那么在这个时代呢?杨照并没有给予解答。不过反正成长过程中,我无奈地渐渐体会到,很多事情都不像考试,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甚至根本没有答案……不过我也不用太悲观,如果杨照中年能体会到"能够迷路的少年时光,竟是一种幸福",我继续慢慢品常生活,或许将来也会明了。

上一篇
旅行者

下一篇
贫者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