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云起时

  •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 读后感
  • 2024-06-11 08:50:13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兰迪.鲍许是一个热情且幽默风趣的大学教授,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他在四十六岁那一年被诊断出罹患胰脏癌,只剩下三到六个月的生命,这对他来说如晴天霹雳一般,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沉浸在悲伤谷底,反而更加善用宝贵的时间陪伴家人,甚至发表了他生命中最后一场演讲,分享他的经验、智慧结晶与不断努力追求梦想的精彩人生。

我的观点

2坐看云起时

  四十七岁那年,苏轼藉景抒情,挥就了旷世名作前、后赤壁赋,咏叹着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四十七岁那年,科学鬼才--被誉为是二十世纪最聪慧的科学家--费曼先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近日最夯的看板人物--李安,以"卧虎藏龙"成功地把东方美学带入好莱坞市场,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成为首位获得此殊荣的华人导演,也是在四十七岁那年。许多经典人物,都是在四十七岁的时候,已经翻上人生山头,可以站在层峰中往山下看,过往的困顿、伤疤,把他们的生命琢磨成一颗颗圆润的珍珠,此后,正是串成美丽人生的时候,但是,若才四十七岁生命就不得不戛然而止,那样的遗憾该有多痛?

  兰迪.鲍许的四十七岁,行过了死亡幽谷,选择以演讲的方式鼓舞人们实践理想,作为生命退场前最后的礼物。他看待生命的态度,真像是向图书馆借阅了一本好书,展卷细细品味,但借阅时限一到,合起书本,感恩归还。有一些演讲者会以"最后的演讲"为题,引领听众思惟生与死的议题,设想自己已然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回顾自己的一生最重要的事、想说的话、未完成的遗憾,藉此提策人们珍爱生命。但兰迪.鲍许所发表的不是虚构,也不是假设,而是真真实实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场演讲,胰脏癌啃蚀着他的健康,生命如细沙般迅速从指尖滑落,医生断言他只余数月可活。演讲结束,兰迪.鲍许邀请太太洁伊上台,拥抱她并祝福她生日快乐,洁伊附在兰迪.鲍许耳边,颤抖着说出这一辈子最想实现的生日愿望:"求求你不要死!",阅读至此,我早已鼻酸泪流,但也惊讶演讲的内容竟然是鼓舞人们勇敢追求梦想,走出一趟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追求梦想?那不是年轻人的青春的专利吗?"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烂里放歌"徐志摩赋别这首诗时才三十二岁,对人生还有许多的想像,仅余数月人生的兰迪.鲍许,怎么能这么乐观地谈梦想?

  兰迪•鲍许有个比喻回答了我的疑惑。在《小熊维尼》中,有两个个性截然不同的的角色,分别是跳跳虎和驴子咿唷,跳跳虎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快乐以对,驴子咿唷则彷彿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一般,总是愁眉苦脸。每个人都有选择权,兰迪•鲍许选择当一只跳跳虎,这个选择直到罹患了癌症都没有改变,在人生的最后一个万圣节,他甚至提议全家扮成"超人特攻队"拍照,照片后还附有可以昂首大笑的字语:"化疗对我的超能力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在最后的演讲中,因为他的幽默,让在座的观众也笑声不断,丝毫感觉不出来正面对一个来日不多的#32118;症患者。私底下,还被朋友意外发现他开着敞篷车,手挂在窗外随着音乐敲打着节奏,头也随着韵律摇摆,脸上洋溢着爽朗的笑容,时时刻刻享受当下的美好。我很喜欢王维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溯流而上,走到水源尽头,无路可再前进,原本会有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这个时候何不索性坐下来,换个角度仰观山巅云朵涌起,原来水蒸发上天,变成了云,云又可化为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兰迪•鲍许示覝在我们眼前的抉择也是如此,在生命的过程中,意外来到一条绝路,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整个宇宙,还是可以很自在,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再也不会觉得自己穷途末路。学学兰迪•鲍许,飒爽的笑容其实是充满感染力的,将嘴角上扬,并不会花费太多的力气,但是这个小小的举动,不但会使自己的心情好转,愉快的氛围也会带给生活周遭的人。随时感受着身边的美丽事物,让自己活在快乐的当下。

兰迪•鲍许也衷心期盼能以这"最后的演讲"陪伴他三个稚龄的子女成长,扶持他们一路前行迂迴曲折又峰迴路转的人生,因此有时会流露长辈慈爱的口吻,分享自己的童年往事,而那些片段也正是我最心有戚戚焉之处。当他鼓舞人们冲破障碍时,说:"砖墙之所以存在,是为了阻挡那些其实没有那么想要那件东西的人。"他进一步分享八岁的时候,全家人同往迪士尼乐园,为各式精巧的游乐器械深深着迷,小小年纪的他便发愿要设计出像迪士尼乐园那样有趣的游乐设施。这个梦想一直到他拿到了资讯科学博士学位之后都没有忘记,他也相信只要有这个学位,就能进入迪士尼梦想工程公司工作,然而却遭拒绝。他并没有因为这道墙的阻挡就放弃,反而作了更多的准备,在因缘际会下,终于让他当上了梦想工程师。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着梦想,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股让自己感动而立下梦想的感觉也渐渐的遗忘,甚至有了事不关己的淡漠。但是就像兰迪•鲍许所言,这些阻碍考验、增加了我们的能力,也让我们去证明多么想达到这个梦想。梦想犹如蒲公英的种子,随风远散,但却从未消逝,它会在落我们心中的一方泥土,持续的抽芽茁壮,总有一天能灿然绽放。

梦想需要正确的滋养方式才能扎根得深,否则往往就像《法华经》所载优昙钵罗花,好不容易三千年一开花,但只能有一夕之美,清晨就凋谢。兰迪•鲍许说:"重点不在于你要怎么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在于怎么过你当下的人生。如果你以正确的方式过人生,上天自然会眷顾你。梦想会自己实现。"但我们要如何知道自己正在"以正确的方式过人生",或者已经偏离轨道了呢?兰迪•鲍许提出老生常谈却恳切肺腑的劝告:接受逆耳的忠言,他善巧举例热爱美式足球的他,小时候其实备尝艰辛,尤其是对教练吉姆.葛拉翰,既敬重又恐惧,教练对他特别严格,一场练习中,教练会大喊数十次:"错了!错了!鲍许!回去!重来一遍!"练习结束后,甚至被留下来做伏地挺身。一名助理教练安慰他:"其实这样很好,如果你做得不好,可是都没有人纠正你,那就表示他们已经放放弃你了。"他的教导使鲍许终身受用,"因为美式足球,才会成为今天的我。"在生活中,也许我们常受到师长、父母的指责,心中可能感到不耐烦、不愉快,认为自己已经尽了努力,但是忠言逆耳,别人愿意给予批评,表示他们仍然关心自己,知道还有办法做得更好。一但当你发现你有事情做得不够好,却没有人告诉你,就好比一颗破了洞的气球,虽然持续的充气,但是没有人告诉你有个破洞,让你有机会填补,那么他将永远会是一颗飞不起来的气球,这样才真的是糟糕了。

  最后,兰迪•鲍许劝勉我们"别害怕当第一只企鹅!"当一群企鹅要冒险跳进可能有危险的水域时,就需要有一只企鹅率先跳进去探路,很有可能在入水之后,就成了天敌的腹中飧,但就代表第一只企鹅是失败的吗?其实不全然是如此,假如所有的企鹅都因为害怕作第一个勇者,那么他们可能永远捕不到鱼。假如,我们将自己的能力画了边界,始终无法鼓起勇气跨出第一步,害怕接受失败,那么我们会因此永远的待在框架里,永远没办法成功。第一个尝试且失败的人看似失败,然而因为他们勇于尝试,才能有机会可以从第一次的错误中学习,进而成功。兰迪•鲍许鼓励学生尝试困难的挑战,甚至设计出"第一只企鹅奖",颁发一只企鹅玩偶给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最勇于创新的学生。他说:"你如果没有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至少得到了经验。"当我们遇到挫折或失败时,就应该想一想这句话,失败其实并不可耻,钻石也需要经过无数次的琢磨才能显现出最耀眼迷人的光彩。常提醒自己不要只做喜欢的事,这样路只会越走越窄,多说一点YES,那么人生也就多打开一些未知而有趣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