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笃志与护理职责
- 《读后感》
- 2024-06-11 08:50:12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作者是一位在加护病房工作二十年的资深护理人员,她道出许多护理人员的心声,也告诉大家许多她不平凡的心灵感触,这本书就是在讲述一位乐于在加护病房中照护病人的护士的护理生涯故事。作者叙述在加护病房里医生、护士与病人间的互动关系。她描绘了病房里的生离死别,反映出病房苦中的温馨,也阐明了加护护理的困顿,并强调同理心之于护士的重要性。
我的观点

坚持,要耐得住诱惑,更需要有无比的毅力。命运不会怜悯向它低头的人,不管是立志,抑或为学,坚持必定是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门。
《加护病房:生.死.病.苦——资深护士的真情纪事》之作者Tilda Shalof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护士,也是一个在加护病房工作二十年的护理人员,而加护病房是一个家属期望甚高,情绪紧绷到极点,医护人员无时不是高度警觉,随时承担病况变化、病情对治疗的反应须做出应变处置,又须顾及病患与家属感受的高压力工作地方,作者也曾言:"重症照护是一个充满痛苦和悲伤的行业。就算最终的结果是好的,一路上还是得承担很多痛苦。"虽然那里大多数时间瀰漫着忧伤与沉重的情绪,但是她仍认为这是一项有挑战性却令她着迷的工作,并愿意全心奉献,坚持做一个临床护士,因为她相信在临床上,她才能直接照顾病患,为病患付出。
Tilda Shalof在书中纪录着这一段话:"护士的职责与知识,永远没办法完整呈现在各式年鉴大全或者电脑统计图表之中。或许从中可以看得出来某些护理作为,但是看不到护理知识,而且绝对看不到护理本质。"她实践了孔子所说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只顾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徒劳无功,但若只顾思考,不加学习,便会茫无头绪。作者对于与临床脱节的护理主管与管理方式自有一番鞭挞,她学了护理技能后,开始思考到底要如何改善护理人力不足的窘境,而在改善护理荒的同时,她也不断地进修、增进自己的知识。我们也应该要常常反思,自己是否能边学习边思考或边思考边学习,若我们只知学习,却不去思考所学的道理,那还是等于一个一无所知的人;但若我们总是单凭空想,却不去实地学习,最终也是得不到正确的学问啊!
Tilda Shalof也写:"人们对于护士照料的需求永远不嫌多。护士的付出几乎没有限度,而病人的需求当然也没有底限。总而言之,我就是没办法做那份差事儿。我会接受他们的遣散计画离职。"就如子夏所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作者在学校,摄取许多护理技能,也在临床护理上,体悟了和病患相处的道理,她学得更多,也更坚定,坚持要留在临床上。当上级要裁员,询问她要不要到行政部门时,她坚决地拒绝了,她认为真正的护士,要直接站在病人身旁,尽管如此很累,但是她也不后悔。在学习的路上,我们也可以一点一滴地实践这句话,广习学问,而且志向要笃定,恳切发问,并思量近处的事,而仁德就自然在其中了。
Tilda Shalof有明确的目标,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所以在岔路时,她并不会茫然,就如同她所说的:"我多么享受轮班工作的严苛要求、对危急的人提供立即的帮助、有幸陪伴人们度过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接受复杂状况的挑战,而这份工作使我精力充沛。我从没想过离开临床。"尽管护士本身就是一项有挑战性的工作,而加护病房内的护士更是如此,坚持且笃定志向,给予她一股向前的力量。孔子曾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我们可以夺去将帅的头颅,却夺不去匹夫的志向。只要我们有一个目标,必然有路可以到达,这条路中或许有点蜿蜒,或许布满小石,或许会碰到峭壁,又或许,会被惊险斗争的硝烟迷惑,但是只要双脚不停息地前行,道路就会向远方延伸,而它最终必能带领我们到达目的地。
在求学的路上,或许会遇到阻挠;在立志的路上,或许会碰到障碍。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明珠,它既能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就能征服所有的难关。学习,是如此;而立志,亦如此矣。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6-11 08:50:12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duhougan/5712.html
相关文章
- 1. 学校学万事
- 2. 烽火下的人性抗争与和平幼苗
- 3. 心之诗
- 4. 真相所带来的震撼
- 5. 晨读十分钟:成长故事集
- 6. 如何在人生逆境中"逆进"
- 7. 从日本三代家庭的困境,看家庭教育的重要
- 8. 帝国边陲的美丽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