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 AI 时代下的自我价值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对其未来的发展寄与厚望,期待人工智能技术将来应用于各领域,创造新时代;然而,人们同时也感到恐惧,新闻媒体上不乏关于未来极大比例的工作将被AI所取代的报导,人们在期待AI未来发展的同时,也对自身职涯发展感到担忧。在AI发展只进不退的现代,该如何将AI转化为工具,并同时保留身而为人的自我价值是全体人类的共同课题。

人类在 AI 时代下的自我价值

    透过比对由我本人临场书写的文章及利用ChatGPT产出的文章,我尝试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优劣;接着讨论就写作而言,ChatGPT究竟会成为利器还是阻碍;最后讨论人类该如何在AI时代保有自我价值。

    首先,我让ChatGPT以我于课堂上临场书写的文章相同的标题“在学习的路上与自我相遇”为题,产出一篇字数约1200字的文章,而我发现所产出的文章与我亲自书写的文章有一个根本上的不同,那便是ChatGPT所产出的内容与其说是描写在学习的路上与自我相遇,不如说是“如何在学习的路上与自我相遇,我认为这与其类似搜索引擎的运作逻辑有关。ChatGPT会根据字词的排列找出数据库中最相关的文本组合,因此我猜测ChatGPT将我所输人的题目辨识为“问题”,而由其所产生的文章内容便是对应“在学习的路上与自我相遇”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造成最后生成的文章似论说文,几乎不见抒情的表现。在ChatGPT所产出的文章中,固然提供了多种找寻自我的方法,例如经常自我反思·主动参加多元的活动、增加与他人的交互等:然而,ChatGPT并没有“自己本身的经验”,因此在介绍完一项方法,后续只以一句话总结,简单写出这项方法对它所生成的文章中的“我”产生的影响,但是对过程及情绪转变皆无多做描述。

    将ChatGPT所生成的文章与我自己创作的文章相比,我认为我的文章展现了较多心路历程,以及求学各个阶段不同的情绪转变,若是想要依照原本题目的要求,达成“展现自我”的目标,我认为我的文章更胜一筹。“个人的人生经验”皆是独一无二,ChatGPT即使拥有如此庞大的数据库,依然无法描绘出每个个体寻找自我的过程中所展现的种种细腻的情感,最终所呈现出来的作品相当空洞,无法从中感受到情感的流动及温度,换句话说,无法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

    ChatGPT目前尚无法模仿人类展现细腻的情感,但这并不代表ChatGPT无法成为协助人类进行创作的工具。以此次ChatGPT所生成的文章为例,内容中提及找寻自我的其中一项方法为“跳脱舒适圈”,接下来人们便能以此为线索,思考自己的人生经验中是否有符合跳脱舒适圈的体验,如果有类似的经验,便可以朝此方向进行更多细节的添写,如此ChatGPT便能于人们写作时,成为协助提取相关经验记忆的工具。需要注意的是,使用ChatGPT仅限于获得提点、启发,不可过度依赖。若是完全仰赖ChatGPT,原本有潜力发展的想法便会被先行阅读的生成内容限制,不利于以自己的意志确实地传达观点。

    那么,在这个人工智能科技蓬勃发展的现代,作为人类,我们该如何保有自我存在的价值呢?我认为与其担心在未来自己的价值会因为AI发展而被否定,不如将AI视为新时代的

其中一项工具,学习相关知识,让自己更加熟悉这个领域,便不至于在未来因无法适应改变而感到惶恐。人们总是对“未知”感到不安及恐惧,反过来说,只要逐渐提升对未知事物的认识程度,恐惧不安的心理便会渐渐被消除,人们在自我意识方面,也能渐渐从“被取代者”转换成为“利用者”。因此比起消极地限制AI发展,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加强人们对AI科技的认识,我相信对AI的恐惧降低后,也会有更多人愿意投入相关研究,造福社会。

    最后,人类是否保有AI无法取代的东西?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无法被AI所取代。无论是一次的眼神交流、一个拥抱、一通电话,或是一部文学作品,在形式之外的那份人与人之间独有的情感温度,是AI无法模仿的。身而为人,最宝贵的便是我们所拥有的情感,也正是因为我们以各式的情感丰富了这个物质世界,我们才能称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