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的解读问题

【试题】

〈湖心亭看雪〉的解读问题

〈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有关此句的诠释,下列说明何者错误?

正解给A

(A)作者藉着“湖”、“堤”、“亭”、“舟”等景致,强调西湖浓妆潋滟的美

有疑义的选项:

(C)“痕”、“点”、“芥”、“粒”等对象量词越来越小,表现视线的移动的方向

------我是分隔线------

就〈湖心亭看雪〉一文而言,选项C的说明“完全是错误的”。这四个量词,既不是表现对象越来越小,也不在于表现视线的移动方向。

“痕”、“点”、“芥”、“粒”等量词所指称的“对象”确实“越来越小”,但“量词”本身要表达的,并不是“越来越小”,而是“都很小”。这种“都很小”的状态,可以借用几何平面上的“点”与“线”来理解,这时候“线”只计长度而没有宽高,“点”则是不计长宽,也没有面积体积的,就只是“标记”给人知道而已。

这句话,包括四个量词,也不是要“表现视线移动方向”,而是承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叙述所营造的“静谧”空间与效果,用“魔幻”手法呈现“一个仿佛凝固的宏观画面”。

说“魔幻”,那是因为作者人在舟中看不见“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的画面,这是作者创造“代作者说话的我”来想像“叙事情节中的我”,再将这脑补画面接合到原本“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的景象。这画面要表达的效果有三:

一、以物小来衬托天地宏大

二、刹那即永恒的静谧之美

三、此刻作者精神冥合天地

这里要留心句中的“惟”字,这个“惟”字也是作者营造这个魔幻效果而刻意为之。以下是一张下流草民我画的简图,作者乘舟在湖上,在能看见“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条件下,他必然可以同时看见的周遭景物。

QQ截图20240606230402.png

杭州作为一个热闹城市,与荒山野岭不同,即便是“大雪三日”的晚上七点到九点间,周遭的人类建筑与活动所附带的“灯火”,是作者在湖上看见“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中剪影”所不可或缺的辅助光源。

因此,“惟”字在此就是作者刻意为之,属于叙事时,为达到主要效果而有所取舍,此处主要效果属于“主观感受的呈现”,其他会减低或破坏这效果的客观存在,就会在叙述画面中被隐藏。

如果能品味出前述所言“魔幻画面所要表达的三个效果”,就能体会,从“到亭上”瞬间,作者被猛然拉回现实的落差感,这也是作者在“强饮三大白而别”句中,隐约要传达的无奈或兴尽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