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读王之涣《登鹳雀楼》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志向
- 《诗词赏析》
- 2024-06-06 23:36:47

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自然的景观总是让人啧啧称奇。海天一色,层峦叠嶂,广阔的大自然让诗人感受到人类的渺小,激发往上走、看更远的斗志。诗人王之涣曾以此为题写下《登鹳雀楼》,通过文字记录磅礴山河和至高理想。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在唐代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白日依山尽:太阳正依着山峦慢慢西沉。
穷:穷尽,达到极点。
更:再。
诗词赏析
诗人王之涣,这一天登上山西永济市的鹳雀楼。正值黄昏时份,他站在楼前放眼望去,远处一轮落日正依傍着连绵起伏的山峦渐渐西沉,最后在视野中消失不见了。不远处的黄河奔流不息,滚滚而来,又在远处折而向东,汇入大海。
千载以来,北国河山以其磅礴的气势和如此壮美的景象,给予我们多少豪放的激情,激励着多少有识之士咏叹出几多豪迈的诗词啊!
人生短暂,然而山河永存,诗人高远的理想、超凡脱俗的心灵,此时深受大自然的震撼,从而由心里产生出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志向来。那些儿坎坷算得了甚么?那些儿不如意简直渺小极了。我要有大自然那么宽阔的胸襟,把握住美好壮丽的人生,要把有限的生命发挥得像山河那样辉煌灿烂。
想到这里,诗人的胸襟越加豁达,意气越加奋发起来。眼前动人心魄的景象,似乎也未能满足他了,他想要极目千里之外,看夕阳更圆更美艳,看群山峻岭越加绵长雄浑,看黄河奔腾咆哮得越加迅猛。
那么,诗人想,唯有再登上鹳雀楼更高的一层了。所谓“站得高,看得远”,不正是深刻而朴素的哲理么?
诗词小知识
鹳雀楼,位于今天山西省永济市,下临黄河,前对中条山,是中国著名的古代楼阁之一,原楼高三层,与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和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历史文化名楼。传说常有鹳雀在此栖息,故名鹳雀楼。
诗人王之涣还写有《凉州词》,也是描述黄河壮观宏濶、气派万千的景象,同样激动人心,流传千古: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6-06 23:36:47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shangxi/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