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不掉的血缘关系

  •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 读后感
  • 2024-12-23 10:45:12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一个历经中国混乱时代的丝厂送茧工──许三观,在生活环境的压力不断压迫下,让他不断地卖血,卖血买人生,都只是为了比血更贵更浓的亲情。每当他缺钱、无可奈何的时候,就会用卖血来解决,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从年轻力壮卖到风中残烛。在经历过无数次的卖血,最后一次当他想要为自己去卖血的时候,他已经老了,血也混浊了,没有人要也不能卖了。他换来的只有老泪纵横,哭泣自己无法再用自己的方式去疼爱家人。

我的观点

2卖不掉的血缘关系

看完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后,对于许三观所碰到的各种苦难,给我的感触非常的深。为了活下去,谁不是咬紧牙关来战胜命运呢?为了活下去,谁不是竭尽所能努力的让自己度过接下来的每一天?然而面对现实的苦难,许三观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选择踏上卖血这条不归路。所以即使知道每卖一次血体力就更差,他还是只能不断地卖血换取迫切需要的三十五块钱。

让我感触最深也最想笑的桥段是许三观在他生日当天用嘴为家人煮菜。虽然笑,却很悲伤。

在大跃进时期,大食堂陆续倒闭,许三观家里已经穷得三餐不继。为了少吃饭,就必须节省体力,许三观要求家人除了吃饭外就不要动。能吃完睡,睡饱再吃最好。可是即使已经省到不能再省的地步,还是无法填饱空蕩的肚皮。于是许三观决定用口述的方式为全家人做菜,他认真的幻想煮每一道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在家人脑中勾勒出每一道菜的形象,让大家用听的来品尝自己精心制作的菜餚。可是即使短时间内满足了众人的口腹之欲,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又再次为了家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卖血,换来一家人吃饭的钱。这一段的描写看得时候着实令人发笑,但笑过之后一股艰苦酸涩、难以言喻的情绪却涌上心头。笑,是笑他们吃饱睡睡饱吃的生活,笑他们居然能想出这种很无厘头、画饼充饥的可笑行为,还很乐在其中,享受着期间的时光。但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情况,让他们得靠卖血来度日?看过这一段悲情的描述,才能真切地体会当时情况的无奈。

炼钢时期家当被抄光,各个家徒四壁;人民公社的食堂煮尽所有粮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与情势下,还有什么办法呢?除了仰赖身上如井水般源源不绝的血,也别无他法了。即使那个令人不堪入目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但我觉得我们还是要记取教训,努力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虽然故事中的一乐并不是许三观的亲生儿子,但是对于这个别人的儿子,他同样毫无怨言地把爱给了一乐。有没有留着相同的血,有什么关系?历经九年刻骨铭心的爱,岂能用"没有留着相同的血,根本不是真正的父子",就能够收得回来吗?从小到大、每分每秒,从未间断过的爱,这超乎想像的爱,世界上完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抹灭它。爱情可能消逝,友情可能变质,但亲情却是永恒不变的情感。不去想它的时候,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但真的认真思考起来,却发现中间的爱早已深深的刻入骨髓深处。于是我终于能理解:许三观用卖来的血挽回超越血缘的感情,是件多么值得的事。不是亲生的没有关系,能有比超越血缘更亲的感情在彼此之间,是多么的得来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