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行─那些受伤最深的罪犯

  •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 读后感
  • 2024-08-29 11:12:25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本书获《慕尼黑晚报》年度文学之星,也获颁克莱斯特文学奖。
作者是名知名辩护律师,他将其承办之刑事案件加以阐述而完成此书,让读者明白所有罪行的原点,其实都出自于人性。从不同故事,不同人生,及曲折难懂的人性中,或许能让我们理解自己的人性及他人的处境。

我的观点

2罪行─那些受伤最深的罪犯

犯罪事件中,犯罪者未必是十恶不赦,而受害者也未必良善,这本书中提到多项罪行,都是因为受害者的咄咄逼人、犯罪者的心软善良、彼此间的误会或犯罪者的精神失常而发生的,每位犯罪者的人生背景都不相同,如〈费纳医生〉中,费纳医生饱受妻子的言语侮辱及精神虐待,觉得妻子婚前婚后差异太大,却禁锢在婚前的"承诺"中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直到晚年忍无可忍之下,带着对妻子的爱及承诺犯下了手刃发妻的可怕事件,而医生的余生都生活在承诺背后的罪责中。长年精神上的积怨,导致精神耗弱的状况,相信现今社会上的社会事件中是常见的。如果费纳医生没有狠下毒手,而是将此事付诸法律,事情结果将会彻底不同。这本书中,我所看见的"正义"和以往不同,我们在看新闻或报纸时,都只会厉声鞑伐犯罪者的冷血残忍,为受害者感到悲痛。我们忽略了很多细节:犯罪动机、生活背景、可能被扭曲的人性及被扭曲的事实。从片面之词,我们轻易的论断他们的生死,而不是像本书,彻底的理解他们的过往,多一些人道关怀,也写出法律在人性之间渺小的存在。人心有许多黑暗面,人们对于心底最深层的自己,又理解了多少?从爱情、亲情、到自己的职业,你理解了多少?你忍受了多少?书中着墨了很多亲人间的爱,如当中姊姊对弟弟的爱,为了让弟弟少受些病痛进而让他安静的死去,种种不舍及姐姐内心的嘶喊与挣扎,面对最亲爱的人受尽苦痛又怎们舍得他的离去,如何割舍?反思到现今的安乐死问题,是否能以死亡代替病患的苦痛及家属的感情拉扯,至今仍是法律的一大问题,有谁愿意放弃任何一丝希望亲手结束病人残喘的生命?我扪心自问,我无法接受这种生死课题下的生存选择。
一个人可能既是好人也同时是为罪犯,曲折的人生际遇改变了他在人生所扮演的角色:在故乡是位罪犯,在异地是一位帮助村子富裕的善心人士,一个人的正邪,难以论定,但在现今社会,我们却常常太过相信媒体或报章杂志的片面之词而轻易论断,我们应当理解事情始末,像"悲惨世界"中的尚万强也曾经是窃贼,最后却成为人品高尚的圣人一样,人都是存在着善念,但只是备战时的利益蒙蔽了双眼罢了。
关于精神疾病本书也有着墨,对于数字、宗教经文的偏执信仰,进而杀了多头羊只并挖出牠们的双眼,只为惧怕恶魔及烈焰烧毁他所居住的土地;因规律的生活及对职业压抑的好奇,导致于对社会大众造成种种伤害及毁损艺术品的疯狂举动。或许我无法理解那些罹患心理疾病的患者的心情,但是我所看到的,是他们缺少了安全感、对这个社会的不信任感及对于某些事的疯狂偏执,我们不应该以异样的眼光来看他们,在他们眼中,或许我们才是真正精神失常的。
种种对于犯罪的叙述及犯罪者的心里剖析,我明白了并不是每个人每件事都如我们双眼所见脑袋所想,并不是每件事每个人都是非黑即白,仔细从篇篇文章中,看看他们,想想自己,探索自己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