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江湖,走天涯

  •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 读后感
  • 2024-08-29 11:11:34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作者:Priest的文笔犀利,擅长精细刻划人物性格,情节引人入胜一环套一环,以武侠喻人生道理,是精辟亦是耐人寻味。

内容简介:三十年前的腥风血雨所埋下的祸根,在三十年后的江湖掀起风暴。鬼谷恶鬼违背誓言私自出谷,张家惨遭血洗只剩张家遗孤张成岭,周子舒受人之託护送其至太湖赵家。琉璃甲、山河令、武器库,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连环计,谁又算计了谁?多少人千般算计,却只算计出一场注定没有胜利的争夺。

我的观点

2入江湖,走天涯

正非正,邪非邪, 从一个在名利场中打滚的人物身上看到拿得起、放得下的魄力,从一个鬼谷出来的邪道身上看到仇恨与正义的迷茫,从一个傻小子身上看到千百年来人们所看不破的坦然,这是《天涯客》所给我的感动。

主角周子舒在书中说过:"是好人,忠良,那又如何?谁规定好人就不能横死街头、断子绝孙呢?"我们可不可以说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人是好人?还是说,好人就必须清清白白,主持正义,不怀恶心?
朝堂是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大义与国家大义的争斗的战场,江湖的恩怨情仇则是个人利益的专属舞台。有人因为个人利益损害国家利益,有人愿意为了国家利益损害个人利益,因为忠孝节义才是他们的坚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所有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忠贞之士心中最大的安慰,舍生取义,只要青史还给自己一个公道。那么,有没有人,愿意为国家大义舍去个人大义,连最后一点安慰都放弃呢?没有朝堂的安定,何来稳定的社会?
"这盛世就如同一只华美宽大的袖子,他这只手时时刻刻隐藏在那袖子里。"做尽骯髒龌龊事,没有为自己讨得任何好处,其实不过是为着内心认定的善,听起来着实可悲。没有任何隐情可以作为残害忠良的藉口,没有任何无奈可以抹去所造成的伤痛,周子舒选择承担,承担为了成就国家所犯下的罪行。
周子舒是好人吗?恐怕周子舒听了也会哈哈大笑。他不是好人,却比坚持当好人的人为这个国家做的更多。
周子舒唯一为自己做过的事,是借用职权之便离开特务机关"天窗"。所有过往的怨怼、仇恨、悲伤都被他留在过去,只剩下一个悠哉享受阳光的潦倒男人。
父债子偿,父仇子报,这是江湖。温客行的父亲温如玉人称圣手仁心,与其妻行走江湖间救人无数,这样的好人却惨遭横祸,曝尸荒野。他从小背负仇恨,入鬼谷,不复为人,只有比别人更狠、更强、更泯灭人性才能生存。
也许他是想当一个好人的,然而为了报仇,他早已成了恶鬼。我想,能够成为一个好人也是一种幸运,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既然如此,便当一个嗜杀、无怜悯之心的恶鬼又何妨?好人总要被欺负,还是当个恶人更加快意。自古以来善恶之争不断,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定论,但我想也就是不愧我心四个字。就如书中所说:当一个坏人太累了。只有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自己好;只有为别人付出真心,别人才会将真心交付,如果活得只有自己可以相信,只有自己可以依靠自己,这样人来世上走一遭,孤零零地来,孤零零地走,太寂寞了。
生活在一个平安稳定的盛世,有一个富足美满的家庭,生长于这个年代的我没有经历过***时期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我有东西可以大方的与他人分享,我可以用真心换取友谊,这是我的幸运。因为我不需要为了生存与别人交换孩子而食,不需要为了生存眼睁睁看着年迈的长辈独自到深山里等死。我可以直言人性的自私,因为我从没有被生活逼着去对别人残忍,我可以大言不惭的说生命美好,是因为从没有体会过活着的艰辛;我天真的以为,善恶不过一念之间,却很少想过"善"是多么难能可贵,而"恶",有时候仅仅是某种无奈的自私。
要行善,可是究竟何为善,何为恶?该做的事情太多了,尽孝道,行大义,关怀社会,保护环境,做了这个,损害了另一个,善恶的天秤如何衡量?为了成全自己而委屈家人,是自私还是无私?做与不做,都是错,冷眼旁观,是见死不救的冷漠,该如何是好?别人与我不仅善不一样,孝不一样,国家大义也不同,我总得想想,这是不是符合社会普世道德。
但我是我,别人是别人,我的自私与正义,与别人何干?人活着无愧于心,是先不愧自己,再不愧别人。说来容易做来难,否则为何我们常常因别人的误解而气愤难当?因为即使行善,人还是希望有人知道自己的善,需要别人的认同作为行善的鼓励。
所以我佩服书中的曹蔚宁。这是个读书"不求甚解",连李白与杜甫都分不清的傻小子,可是他却能看透千百年来许多文人看不透的道理。他名门正派出身,却跟亦正亦邪的主角一行人掺和在一起,被正道人士指责、批判却依然坦蕩。他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如果众人无法理解他也许会很难过,但他不会因此动摇。我欣赏他的心胸,因为他不因此而将指责他的人视为"伪善"、"愚昧之人",而是相信他们的好,不因愤怒而批判指责,他相信别人的正义的同时也用一种坚定温和的态度坚守自己的正义—"和而不同"—没想到傻小子没读多少书,却自然而然有了君子的风范。
从古到今,都没有一本书,能够武断的说只要遵守书中的法则,就是"正义"。因为人与人的正义是不同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人,用自己的正义强迫别人接受反而是一种刚愎自用。而做自己所不认同的正义,就像心中没有善念而行善,成了违背本心的虚伪。
我认为正义是一种理念,而非某种可以比较得出的技巧,何来对错、高下之分?"正义"的偏差,至多是理念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不过如此。只是有些人太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正义才是"正确的"正义,所以要辅以各种论点,说明自己的正义高人一等,应当遵从。可是正义岂需要藉由贬损别人抬高自己?或者,正义又岂会因为别人的贬损而降低了身价?
不仅仅是正义,各种政治、教育的理念,充满各种论点与论点的对抗。但是,可能,也只是因为独自坚守一样信念太孤单了,所以得多说点话,才有机会找到认同自己的人。曲高和寡,便是格调再高,没有掌声也没什么意思;只是有些理想是不能妥协的,所以一面咬着牙恶狠狠的坚持,一面又想找个伴,一起咬着牙恶狠狠的坚持。
傀儡庄主龙雀,将自己关在机关重重的傀儡庄,自己不出去,也不让别人进来。如此怪异孤僻的行径,却是由年幼懵懂的张成岭一句"像俞伯牙摔琴一样"点醒众人。世上再无人懂高山流水的悲怆,如同满大街乱窜的人,却再也找不到从前那位知己,好像身处异乡,却再也没人能看懂繁体字的悲凉。
周子舒是幸,也是不幸。纵然他时日无多,却仍有一线生机,纵然他受尽磨难,如今却得一知己。然而,医治绝症,却必须废去全身武功。"别人不明白,难道你不明白吗?"周子舒的诘问,制止了温客行的行动。只有练武之人才能懂练武之人,既是知己,又如何不懂对方的难处?旁人可以不痛不痒的想,一身武功与一条小命,孰轻孰重,难道看不清吗?武功之于武人,就如同满腹诗书对于文人一般,是"几十年如一日般冬三九夏三伏的练出来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筚路蓝缕苦苦求索才悟出来的"。它不是身外之物,是人的精魄所在;剥去了这身武功,一个人就不再是完整的一个人,如此,吊着一条小命又有什么意义。
以前我不能理解这样的坚持,因为我从小就被教导"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句话琅琅上口的好像我已经看淡俗世,但实际上这依然只是别人的生活体悟。只有付出血汗劳力辛苦赚过钱,才会懂得赚钱的不易;只有农夫,才懂得那一粒粒米饭是如何长成。让人放不下的是那些付出,而不是物品本身。
而知己,好像就得担负起成全的责任。
周子舒曾经活得艰辛,他可以不在意名利,却不能放下自己的武功。正是因为执着,所以放不下,他有那么深的执着,却在最后展现出放下的气魄。面对它、接受它、放下它,这不是无奈的委曲求全,而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气度。

天涯客,浪迹天涯,给了我一个真正的快意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