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验
- 《读后感》
- 2024-08-29 11:11:23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阿米尔是一个富家少年,他的童年好友哈山则是父亲僕人阿里的儿子,阿米尔和哈山自幼一同长大,二人经常一起参加喀布尔当地的斗风筝比赛,按照当地的风俗:斗风筝的人用自己的风筝线将别人的风筝线切断之后,他的助手"追风筝的人"便要去追到掉落的风筝,之后,就可以拥有它做为战利品,阿米尔擅长在斗风筝时切断别人的风筝线,而哈山则擅长追风筝,他不用看也可以知道风筝掉落的位置,然后追到战利品。
我的观点

这本书主要是由第一人称来描写,叙述阿富汗的传统信仰和文化,以战争时代为背景,从中可以看到爱情,亲情,友情,一开始主角接起电话,想起那个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人,哈山,所说的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不管阿米尔对哈山做了什么事,哈山都不会反抗,表现出对阿米尔绝对的忠诚。
阿米尔和哈山一起长大,一起追风筝,但也因为风筝而分道扬镳,哈山为了追回蓝风筝而被欺负,但阿米尔却没有帮哈山,而是默默的看着他,到了现在,阿米尔有了罪恶感,开始悔恨当初,想要挽救但是又无能为力,从这里看来阿米尔这个人真的很不应该,但是把这本书看完后会发现,最为痛苦的是阿米尔,哈山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但是因为种族歧视而被其他人嘲笑,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种族歧视的存在,这本书不但在说明阿米尔的悔恨和爱,也在表示社会的黑暗面。
现在的社会已经很少遇到像哈山这样,为了朋友而尽心尽力的人了,很多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不管别人有没有受到伤害,反而一定有跟阿米尔一样的人,在一个不能不背叛的状况下抉择,然而这个决定可能会让他后悔一辈子。
所谓的朋友不就是:对方如果一味的帮助自己,自己也一定要付出点什么吗?如果感到愧疚,只要说出口,事情一定有办法解决,而不是一味的逃避,等到发现某些问题时才来后悔,那就来不及了。
哈山因为从小就有兔唇而经常被欺负,但他总是装没事,而当阿米尔受到别人欺负时,他就会尽心尽力的去保护,可是阿米尔却会想尽办法不让哈山得到父亲的爱,甚至将他赶出家门。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会让一个尽心尽力待人的人受到如此大的痛苦呢?之后,国家因为被夺权,他们逃到美国,在那里才发现原来哈山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才理解父亲为什么会对他这么好,但为时已晚,哈山已经被枪杀了。
为了一时的决定,而让他自己后悔一辈子,我想他一定不好过,有很多事,人总是在做了之后才会开始后悔,虽然人难免会犯错,但重点是在知道错了之后,要如何弥补伤痕,而不是遇到问题就避开,否则,就算拖得再久,问题总有一天也还是会找上门的。
这本书看到最后,你会发现阿米尔一直活在父亲的谎言之下,原来,父亲从头到尾都骗了他,但更讽刺的是,他的父亲说过:"如果你说谎,就是偷走其他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如果你欺骗,就是偷走拥有公义的权利。"我们宁可因事实而伤感情,也不要因谎言而获得安慰,但所有的人却都被他父亲蒙骗了,因为,其实哈山就是他的儿子。
然而,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得不面对问题,不得不承认,这世界上本来就存在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事,每个人的生长背后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他人所不知,而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故事,不是吗?看完这本书,我深深觉得:人心不要坏才是最重要的,给予他人生存空间,看似容易,实则多么需要宽容与智慧啊!而这一切,正考验着我们。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8-29 11:11:23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duhougan/9267.html
上一篇
虚构的真相
相关文章
- 1. 学校学万事
- 2. 烽火下的人性抗争与和平幼苗
- 3. 心之诗
- 4. 真相所带来的震撼
- 5. 晨读十分钟:成长故事集
- 6. 如何在人生逆境中"逆进"
- 7. 从日本三代家庭的困境,看家庭教育的重要
- 8. 帝国边陲的美丽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