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读书心得

  •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 读后感
  • 2024-08-29 11:11:16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皮翠拉.瑞沃莉为美国乔治城大学麦当诺商学院助理教授
内容简介:皮翠拉.瑞沃莉透过一件T恤带领我们理解全球经济,从T恤的制作原料─棉花谈起,提到美国棉的发展史与棉农如何面对大自然和人力市场的考验。在提到棉花来到纺织厂被纺织成T恤,中国与美国的纺织厂向下沉沦的竞赛。最后T恤变成了二手衣去到了非洲,反而找到了真正的自由贸易。

我的观点

2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读书心得

  这本书介绍了T恤的一生,从制造T恤的棉花开始叙述棉花的产地以及美国棉为何能在棉花产业上屹立不摇。为何美国棉农能够超越其他竞争对手?因为美国棉农成功的避开了棉花的竞争市场中风险最大的人力市场,栽种及收成棉花需要人力的时间全由天气控制,因此,不能确保在适当时机可以雇用到足够人力的人力市场便被当时的奴隶制度所取代,南北战争过后,奴隶制度废除使得棉农再次面对不稳定的人力市场,然而美国棉并没有因此垮台,美国公共政策─佃农制,变相地让奴隶制度继续下去,直到机器开始代替人力,新技术使得产量上升,棉农原本视为"垃圾"的部分,也能产生出价值。新的技术是进步的核心

  接着美国产的棉花来到中国制造,制造过程中一场场"向下沉沦的战争"便跟着引爆。血汗工厂里的工人们苛刻的环境下工作并领取少得可怜的薪资,然而工人们却愿意留在每周工作20小时的血汗工厂,也不愿意留在农村。因为在工厂里工作的大多是妇女,在传统的农村里,她们没有自己的人生,但是,来到工厂之后,她们拥有自己的钱,可以自己买衣服也拥有自己的尊严。这时反对的声音出现了,即使血汗工厂的环境优于农田,她们也不应在这么糟糕的环境工作。商业社群将这些反对者视为一群资讯不足却蓄意阻挠的乌合之众,他们认为这是通向繁荣的必经之路。其实不论是支持者或是反对者都是必须存在的,支持者使得商业步向繁荣,反对者增进了劳工的权益,现在之所以有童工的限制、最低薪资、保险等等,都是因为有这些反对者的存在,才得以出现。

  也因为血汗工厂,T恤的成本压低,售价也得以降低,这些低价、具有强烈竞争力的T恤再次销回美国,影响美国本土的纺织业,纺织业者们团结起来影响美国***,希望美国***能实行配额制度来保护美国当地的成衣业,反而使得制作T恤的每个阶段成本上涨,加诸布料上的关税和配额也使成衣制造业者无法因应美国消费者瞬息万变的流行口味,虽然配额和关税限制了外国竞争者,但整体却造成美国成衣业的竞争力,一连串的政治角力后,配额制被解除了,中国成衣业势如破竹,在美国的市占率狂飙3倍的同时,美国纺织成衣业不断的关门大吉,不过我认为是件好事,纺织成衣业是踏上经济繁荣的阶梯,能获得利益的时间并不长,因为经济繁荣后,各种成本自然会提高,工厂外移或关门大吉是必不可免的,纺织成衣业的结束象徵着厂业迈向新的阶段。

  最后这些T恤作为二手衣来到了坦尚尼亚─一个真正自由的贸易市场,在那里竞争的规则很简单,没有政治,只比谁更快、更好、更便宜,是完完全全的自由贸易,每一次的批货,就像在寻宝,谁能在一捆捆的旧衣里挖到宝,谁就更有竞争力,一件小小的T恤,让我们看到了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