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
- 《读后感》
- 2024-08-29 11:11:12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作者莉姿.茉芮因双亲嗑药成瘾,有了一段不正常的童年。学校生活,因一身髒衣服和满是头蝨的乱发,饱受同学嘲笑。她不断旷课,被送进中途之家。十五岁时,开始了流落街头的日子。她寻找食物,免于挨饿,也搭乘地铁过夜。母亲死于爱滋病后,她决定好好掌握命运,于是重回校园。地铁站,是她用来完成功课的地方。即使她居无定所,最后还是将高中学业压缩为两年,并且赢得了《纽约时报》的奖学金,也如愿进了哈佛大学。
我的观点

现今的生活中,不少孩子常抱怨自己生长的家庭,抱怨自己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命运,但莉姿.茉芮,从小就没有一个能够让她正常生活的环境,在她出生时,她的父亲因坐牢而不在她身边。她有个不能好好生长的家庭,以及被毒瘾缠身的父母,但她却从来不曾埋怨过自己的命运,反而给了自己重新开始的机会,最后成功地扭转了命运。
这本小说,或者说是作者的自传,里面从来不带有任何一丝埋怨。每个篇章,每个转折,都隐含着作者的智慧,以及她对人生的体悟。每一事件的发生,几乎都和作者本身的选择以及她思想的转变有关。当然,她是在跌跌撞撞中,才真正理解到人生对她的意义,也才能有勇气去改变,为自己的人生标上转捩点的。而这,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态度,那是多么艰难的人生课题啊!
回顾自己的成长,我还深深记得:小学毕业时,为了想要拥有一个非常棒、非常具挑战性的学习环境,于是在父母协助下,选择了一间很优秀的公立初中就读。起初,成绩总能维持在班上十五名内,感觉生活快乐又充实,然而,随着时间的脚步,我感到课业压力愈来愈重,学业变得更加困难,成绩也直线滑落了。不知不觉中,我竟然放弃了自己,即使在大家都忙于准备末代基测时,还是轻松的享受休闲娱乐,直到考前三个月,才恐慌的抱着佛脚,但,一切都太迟了。
大考完,我行尸走肉般的度过了几个礼拜,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翻到这本去年生日时父母送的书,我一页接着一页看,泪水一滴接着一滴流。这两年,我到底真正为了自己做过什么?在最低潮的时候竟然只是纵容自己沉沦,从来没有好好努力过的我,凭什么可以拥有比别人更美好的环境?我没有吸毒的父母,没有三餐不继的穷困生活,更没有被带进中途之家的危机。当读到最后一页时,我心中那片失落和丧志的乌云,顿时出现了一道明亮的微光。"你给人生什么意义,人生就会如你所愿。"这句话,敲醒了我,它洗去了我那不堪回首的堕落,更支持我走到现在。
有时候,人会因为害怕改变而不敢改变,因而,往往错过了无数能够触碰自己、扭转自己人生的机会。生活周遭总是充斥着不间断的埋怨,许多人将自己锁在窄小的框框内,不但一直在原地打转,也看不透自己的内心。我多么渴盼这些失落的人能够沉静下来,哪怕曾经犯过错,也能将一切全部归零,就如同书中作者重返校园时那样,手上拿的那张空白的成绩单,正意味着全新的开始。
看完这本书,我心里吶喊着:"主啊,求您赐予我平静之心,赐给我智慧,让我能够分辨『变』与『不变』两者间的差异,让我有勇气像书中主角般,接受我原本无法改变的事物,而改变我能改变的事物。"是的,人生许多事,是不能够改变的,就如同人不能选择出生的家庭,以及选择怎样的父母一样。不如抛开一切注定,给自己一个崭新的机会,赋予人生一个重大的意义。我相信,一条小径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通往无限未来的入场券,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书中最后一个篇章,作者去听了达赖喇嘛的演讲后,问了达赖喇嘛一个问题:"何事最能激励您、启发您?"而达赖喇嘛只微笑回道:"我不知道,我只是一介僧侣。"有的人认为,达赖喇嘛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也有的人认为这是个深奥的道理。不过,事实证明:达赖喇嘛的回答不具任何意义,因为口译员的翻译出了问题,所有人的想法也伴随着这差错变得毫无意义。这些人确信自己对于达赖喇嘛的诠释,就如我们挫折时认定自己无法再度起头一样,这是人们的相似性。看看自己周遭的所有人,无论认识与否,皆有个共通点,那就是:不论出身、身分、职业,你给人生什么意义,人生就会如你所愿。这是作者对于人生最大的体悟,也是影响我至深的一句话。是啊!能不能够支持自己到最后,最终那独一无二的人生,都会是自己所创造的。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8-29 11:11:12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duhougan/9246.html
相关文章
- 1. 学校学万事
- 2. 烽火下的人性抗争与和平幼苗
- 3. 心之诗
- 4. 真相所带来的震撼
- 5. 晨读十分钟:成长故事集
- 6. 如何在人生逆境中"逆进"
- 7. 从日本三代家庭的困境,看家庭教育的重要
- 8. 帝国边陲的美丽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