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兴歎,人生的苦涩

  •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 读后感
  • 2024-08-29 11:11:07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优美的文字,隐含深沉的哀愁。这本书抒写了作者对母子、父女、朋友或自己的种种感触、情感、回亿及悲伤:儿子的若即若离、母亲的记忆力转变、父亲的教诲与他的逝去。
龙应台女士多么真多么沉稳的笔触,贴近现实、日常,让人读后,即使非心有戚戚焉,也不禁鼻酸潸然泪下。

我的观点

2望洋兴歎,人生的苦涩

人生,外人看似平顺且普通,但蕴藏了多少寂寞荒凉抑或是哀愁?而这样的人生,终究会结束,然而感情还持续地蔓延,读完目送的第一个抛出、思考的是──感情是什么?爱又是什么?那一定会走向终点的人生又算什么呢?
人总要失去了或是到快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从以前到现在,我的确像作者儿子对待自己母亲说的"我已经十八岁了,你真的应该克制一下要牵我手过街的反射动作。"一样,觉得爸爸骑摩托车载我去上学十分丢脸,觉得要我每天喝2000c.c.开水的妈妈很烦人唠叨,上了高中后,觉得他们一点都不酷,不想与他们为伍……。

直到我看到最后,作者的父亲去世了,他开始怀念起父亲……,作者以前不解为何要背诵父亲要求的〈出师表〉、〈陈情表〉、小时候听爸爸簌簌地讲那些战乱离家的故事觉得无趣、长大之后觉得都五十岁了,父亲牵她的手已不合时宜,觉得每天打电话急着想要作者参加宪兵同学会的父亲总在不对的时间打来……,可是长大后才知道原来:"背诵〈陈情表〉,他其实是在教我们对人心存仁爱;背诵〈出师表〉,他其实是在教我们对社会心存责任。";才知道"养儿方知父母恩"牵手出自于爱你想保护你的心态;才知道那些家乡故事可能是因为父亲离家时,也一样后悔没有好好感谢送他"一只鞋底"的"爱己"(湖南话的奶奶),但一晃就是七十年的乡愁。

历经时光毫不留情地摧残,好像每个人都在追,都在后悔,好像要失去了才懂得什么,然后我也发现爱──不求回报,只是纯粹地在关心一个人,即使他对你不耐烦,即使他对你所付出的没有感觉,可是因为爱,虽然有时会有点落寞,但付出了比任何人都要开心,可是像作者所说的:"你,你们,什么时候,曾专注地凝视过他?",我们做子女的往往体会不到,往往要等到这份习以为常的爱消失后,才惊觉,爱就在身边啊!家人原来是自己永远的避风港,可是那个家早已缺一角了,这时要珍惜要弥补,可惜,太迟了!现在我终于明白那个听我的心事可以烦恼一整天的妈妈,还有总是在过马路还紧紧握住我的手的爸爸,他们在想什么,而他们的爱,对我的感情,从读完目送起,我应要好好珍惜体会。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他的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人生啊!终究要教我们"死亡"这堂课,这是多么无奈多么感慨的一门学问,自己最依赖的人也好,最憎恨的人也好,没有人不会走到生命中的终点的,如果连父母在世时,都无法去体会去感谢他们所付出的,也没有做出行动,那么这样的后悔,是心中永无法治癒的疮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