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吏现形记
- 《读后感》
- 2024-08-29 11:11:03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刘鹗,原名刘孟鹏,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为中国清朝的作家。《老残游记》及《铁云藏龟》为刘鹗的代表作。刘鹗从小就吸收来四面八方、各式各样的知识与学问,并且在水利及河道工程上有特别的研究。刘鹗的名着《老残游记》是属于章回小说,也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而书中的灵魂人物老残是刘鹗的化身,揭发了当代不少的时弊。
我的观点

《老残游记》对于景观的描述及人物生动的对话内容,让人沉浸在书中的世界,彷彿也成为故事里的一员。白话文之父胡适先生曾说道:"《老残游记》最擅长的是描写的技术,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语烂调,总想镕铸新词,作实地的描画。望这点上,这部书可算是前无古人了。"正如胡适先生所言,《老残游记》里对于景色的描绘非常的独特,例如在书中的前几回老残至济南游历,大明湖湖水澄静如镜子一般,斜阳照映在芦苇花上,彷彿成了一条粉色绒毯,让人惊艳不已,大量的运用景物间色彩的变化,鲜明的将眼前所见描写在书上。
山东的巡抚玉贤是远近驰名的清官,每个人提他都讚不绝口,但在本书中却充分地展现出他的恶行恶状。就像是《老残游记》第十六回原评提到的:"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可为而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目所见,不知凡几矣。"玉贤常常自以为是的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许多善良的人民替他人背黑锅而被关进站笼里,就连说他的坏话也同样会被处罚,有些人甚至受不了就在站笼里站到死去,这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啊﹗其实玉贤是个具有才华的人,却因为他一味追求更高的官位,使他的能力无法发挥在正确的事物上,不仅没有造福百姓,反而让他们生活在恐惧当中,还得违背良心说玉贤的好话,令人深感沉痛与惋惜。
这些的官员,为了追求己身的权力,而忽视人民的权益。有些官员换了职位就换了一颗脑袋,选举期间所提出的政见及保证,选后却未落实,反而将人民缴纳的税金用在不当的地方,甚至是滥用职权,贿赂他人……这些都是令人唾弃、鄙夷的行为!幸运地是,我们是个具有言论自由权的国家,我们可以在***行政上出现问题时发表意见,表达不同的看法,监督***的运作。因为我们拥有自由权,让我们可以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并实际执行监督***的权力及义务。我认为现代人很幸福,因为我们不必一味服从他人,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动,例如在学校的学生选举或是社会上的选举、公投,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是立场,然后透过这份力量,让这个社会更加美好。
这本书并不如想像中的枯燥乏味,细细品味后才能体会其中的奥秘、真理。特别是里头人物鲜明生动的对话,让人彷彿身历其境,有时还会发自内心的会心一笑或是感到愤恨不平。而老残悲天悯人的情怀更令我感动不已,就像是书中申东造所说:"无才者抵死要做官,有才者抵死不做官,此正是天地间第一憾事!"老残没有出来做官确实让人感到相当可惜,令人矛盾的是现实中的作者刘鹗确实任官,或许是因为对于官位的厌倦,也或许是因为政坛的黑暗面带给他极大的冲击,所以在书中的化身老残并未作官,可视为刘鹗的理想状态。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8-29 11:11:03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duhougan/9229.html
相关文章
- 1. 学校学万事
- 2. 烽火下的人性抗争与和平幼苗
- 3. 心之诗
- 4. 真相所带来的震撼
- 5. 晨读十分钟:成长故事集
- 6. 如何在人生逆境中"逆进"
- 7. 从日本三代家庭的困境,看家庭教育的重要
- 8. 帝国边陲的美丽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