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住着一位玛黎安
- 《读后感》
- 2024-08-06 11:01:41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卡勒德.胡赛尼 , 1965年生于喀布尔,1980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全家寻求政治庇护移民美国。故事内容为一个坚强女子玛黎安,面对妈妈自杀,被迫嫁给40岁的鞋匠,莱拉,一个和青梅竹马相爱15岁少女,两人共同生活,度过战争、饥饿、丈夫的暴力,后因玛黎安的牺牲灿烂了莱拉的生命。这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心碎的故事,关于一个残酷的年代、一段不可能的友谊和永远无法毁灭的爱。
我的观点

被书封面鲜明又隐约带有忧伤色调的黄吸引,在好奇着书名"灿烂千阳"四字的同时,右手一掀开.我便随着作者笔下和我年龄相仿的玛黎安.,心中时而泛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时而掀起层层大浪......
玛黎安和我的人生是如此不同啊,我每天揹着书包,把命运交给一成不变的课表掌握,时间耗费在公车和捷运的通车时间,生活排迴在补习amp;学校之间,和一般高中生没什么不同。她从小愿望就是能和爸爸嘉里尔见上一面,读到她之所以忌妒那些鸟儿,是因为牠们可以自由的飞翔,停在嘉里尔家的窗前时.我心都要碎了,可因个人名声, 从小疼她的爸爸不愿认她,妈妈娜娜又死了,才十五岁嫁就要给一个她不爱的人,我以同身为女生的心为她抱不平,为什么女人没有资格选择自己的婚姻?难道大人曾因为不合法的身分而对自己的子女有如此判若云泥的待遇吗?为什么同为一家人的爱的份量摆到天平上.区区面子问题能轻易使它倾向一边?换作是我,出于高尚的情操,我宁死也不和命运妥协,但玛黎安没有,这就是我深深佩服她的原因之一,看似乖乖接受在自己身上的种种不公平,.例如穿布卡且女人的脸是属于男人的观点,以及第一胎流产使丈夫的失望转成暴力,她吃尽了苦头,她流泪,她愤怒,她绝望,可在故事中,我竟未曾看见有一丝丝寻死的念头掠过她脑海中!
谁能告訢我伟大的定义?是名利双收的商人?握有军事大权的领袖?是有此刻在我眼中不及玛黎安,若此刻不及,故事中最后她的表现更是远远不及,她饶恕了,命运女神抛到手中的各种苦难,在战火连天岁月,名声算得了什么?这让我想到了琼瑶小说"还珠格格"里的紫薇,他受容嬷嬷欺负,却在皇上大怒时作了一首"不打诗":"月移西楼更鼓罢﹐渔夫收网转回家﹗雨过天晴何需伞﹐铁匠熄灯正喝茶。樵夫担柴早下山﹐猎户唤狗收猎叉。美人下了鞦韆架﹐油郎改行谋生涯﹗人老不堪棒槌苦﹐祈求皇上饶恕她"这首诗中隐含了八个不打和饶恕的真谛,不打更、是不打渔、是不打伞、不打铁、不打柴、不打猎、不打鞦韆、不打油﹗除此之外,让我深深体会到"家人"在所有名词前都摆在第一位,而我竟每天跟妹妹抢衣服穿,为了谁多吃一条巧克力冷战,也许从今天开始,我将以玛黎安为荣,我知道,她是美丽的,我也"将"会是.。
看完书后我不断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力量使他们不对这世界失望? 我想是爱和想守护别人的心吧。
我惊讶于他们对女性的看法,现在公民课本或是各式各样标语都灌输我们性别平等,可故事中的女性一直过的很辛苦,但有多***女容忍下来,至于莱拉也是故事中第二个勇敢的女性,从小教育就像我们一样"婚姻可以等,教育不能等"读到这里想想自己,原来我以为那么多稀松平常、理所当然的权利,当时竟是如此奢侈的"享受",倘若现在我大喊:"我好喜欢上学!"恐怕会遭来怪异的眼光呢!看完这书,我深深相信,倘若未来我遇到了升学、找工作......等种种难题,即使生活把我推到峭壁,好像右脚跟后面就是莫测高深的峭壁时,我也不会跳下去,勇敢的朝前迈进,不给老天爷看笑话,直到我熬过去了,在这之前我不会放弃,说不定她会送我像玛黎安一样的贵人──永远坚强、无怨无悔的付出,或者说.....她就住在我;的心里.,一个温暖而灿烂的存在。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8-06 11:01:41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duhougan/9215.html
相关文章
- 1. 学校学万事
- 2. 烽火下的人性抗争与和平幼苗
- 3. 心之诗
- 4. 真相所带来的震撼
- 5. 晨读十分钟:成长故事集
- 6. 如何在人生逆境中"逆进"
- 7. 从日本三代家庭的困境,看家庭教育的重要
- 8. 帝国边陲的美丽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