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老年书写与凋零幻想读书心得
- 《读后感》
- 2024-08-06 11:01:37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生者的"完全手册",老者的"百科全书"。病者的"照护指南",逝者的"祈福祷文"。完整涵盖健康、心灵、理财、寓居、伦理亲情、长期照护、临终准备与葬仪等层面,综观身与心的安顿、物与灵的处境,一面驰骋于浪漫空灵的想像里,一面为现实际遇的悲欢离合拭泪——肉身是浪蕩的独木舟,每个人生都是一只装着悲欢离合的包袱,包袱里有各自的欢愉与憾恨。在她笔下,生老病死转化为一座蕴藏着智慧宝石的矿脉,值得一生开採。
我的观点

17岁,离老离死还有着一大段的距离,从未想过老时会是怎么样的景况,却总是想着死时的风景,翻着这本书,彷彿是在安慰自己:"别怕,也有人同你一般,想像着死亡。"但作者的思想却不似我的想像,她认为死是珍贵的,我却惧怕着死亡,年轻的我可以逃、可以跑,在死神的眼下躲躲藏藏,因着我阳寿未尽,死神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当死神真要找上你,我又有何处可躲。平时,我鲜少与我的阿嬷相处,因为她很爱问东问西,问过的事情一再地重复,让我不禁想:"您是否有认真地听进去?"也趁着我们去出游,很固执地来家里"整理房子",虽然我向他好说歹说请她不要碰我的东西,但阿嬷依然故我。我知道,我的阿嬷对我问东问西乃是因为她想跟她的孙女聊聊天,一再地重复同样问答,是因为想问候孙女,却不知该找什么话题,来家里"整理房子"是因为想看看我们生活的环境,想帮我们打扫,让出游多日的我们,到家时,不必拖着疲惫的身躯打扫家里,才得以入睡,这些我都清楚,但我就不喜与她相处。但当我老了呢?我是否会跟我阿嬷一样?这样的固执?当我年老时想找孙女、孙儿聊天闲嗑牙时,我的孙女、孙儿是否也会像这年的我一般,摆出厌恶的脸色,带着不情愿的姿态,陪我闲聊个几句便以有事告退?思及此,便感到无限的愧疚,对着一个在我少时,拖着年迈的身躯,提携我、鞠我与伴着我的长者,我竟以这副不孝的姿态对待着,实在是枉费我作为人。我总是抱怨着,学校、同学、老师、生活、朋友、父母,但我又如何?我带着空着的双手来到人世间,没有人必须帮我做任何事。我的母亲,来自贫苦的家庭,是家中的长女,自小一肩挑起家中的生计,照顾弟妹、工作养家、煮饭烧菜,初中读完便被剥夺升学的权利,去学美发以负担家计,长大后赚的钱足以让自己过得快活,却为了我跟姊姊,仍然再牺牲自己把最好的给我们,最差的留给自己,她花了大半辈子地时间都在为他人着想,最近终于稍稍懂得爱自己。我的母亲赐予我好手好脚,衣食无缺,但我却如此,抱怨这、抱怨那。
"这肉身,父精母卵所造,五十年前,赐我手脚完好、五官具备、脏器精良的人世之舟,于今我心感谢。""一路走来,饭疏食饮水,这小舟依然支撑着我冒险、拚搏。从未以顽固的疾患牵绊我,从未因女身,在每月潮汐间以任何一丝痛干扰我。至今五十年,我何德何能,竟得到一艘好舟。""回首前尘,如此知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衷心叩谢,那藏在肉身血脉里,由我独享的累世福禄。"——简媜。相逢在人间,无比讚叹,我心存感恩。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8-06 11:01:37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duhougan/9209.html
相关文章
- 1. 学校学万事
- 2. 烽火下的人性抗争与和平幼苗
- 3. 心之诗
- 4. 真相所带来的震撼
- 5. 晨读十分钟:成长故事集
- 6. 如何在人生逆境中"逆进"
- 7. 从日本三代家庭的困境,看家庭教育的重要
- 8. 帝国边陲的美丽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