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稚的智者
- 《读后感》
- 2024-07-17 10:27:51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讲述一个小男孩进入幻想国,历经许多险阻,终于解决幻想国危机的故事。"幻想的流失,使空虚的巨魔逐渐掌握了世人的内在"这是M•安迪在说不完的故事中敲响的警钟。自诩"进步、文明"的现代人,不断地用知识填塞内心,却没有发现在内心深处有个无底洞越蚀越大。人们以为有价值的,其实永远抵不上童年的经验。因为我们曾经用充满好奇的眼,观察五彩缤纷的世界;用充满想像力的心,建造幻想世界。
我的观点

人们从最早的生活方式,像传统的手工麻布用来取暖、农耕来填饱肚子、凿古井当生活用水……虽然辛苦,但心灵却很真实和满足,因为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而来。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这个名词越演越烈,文明科技氾滥的现今,身活周遭常常出现社会冷淡。就如同书中所描述的,不断用知识填塞自己,反而心灵的空洞越来越大:人们总是认为,追求科技不断进步是生命的一项挑战,渐渐的生活品质成为大家汲汲追求的目标,反到遗忘了生活周遭的人事,在文明光彩闪耀下,伴随的却是灰暗暗的人情,心灵那份空虚只是被知识满溢欺骗,到底一无所有。
早期文明科技还没有氾滥时,农家小孩每天和大自然接触,不但保有孩童时期的纯厚和天真,自然也有份深刻情谊;西方国家的孩子可能深深相信着世界上有圣诞老人,更是幻想有天圣诞老人会乘着雪橇拉着麋鹿从天而降,发送幸福到每户人家。在传统的世界,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幻想世界,和满溢而出的赤子之心,相信在世界上有许多传奇梦幻的事。人类追求文明进步,为了获得心灵上的满足,然而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却发现为时已晚,看似天真、无伤大雅的想像,却让每个孩子得到大大的满足,或许生活本该如此简单,这些孩子用最简单的方式,获得大人们汲汲追求,却有追逐不到的东西。
有了想像,心情就像是鱼在水中一样自在;有了想像,就好比干渴的池中注入新的泉水,源源不绝;有了想像,让生活的步调不再紧张,可藉由创意的发挥,心灵不再贫乏,也使生命能过得更充实、精采。人类或许已经忘记,若没有想像力与创意,哪来现在的日新月异,如果大家都没了创意,甚至是不屑一顾,或许我们的文明就到此为止了,世界一直在改变,能够走在世界前端的人,无不靠着他们自有的创造力,只是人们好像都忘了,如何想像,现在的社会给了太多答案
有句话说:"因为需要所以才发明"。人类的确是为了让生活更便利而发展出许多的高科技产业,让生活一代比一代进步,但文明进步的背后却和故事中的幻想王国一样,也隐藏了许多危机。现在的小孩不再相信圣诞老人,也不再翱翔于故事中的奇幻世界,他们只认得电动玩具一部比一部还创新;只想坐在椅子上盯着电脑萤幕,喜怒哀乐全跟着里头演员的一举一动起伏,这就是他们每天的心情写照。而更成熟的,就效法幕布上的情节,到社会里搅和一番,最后结果就是连判断是非的能力都不见了。这是一体两面的问题,纵使文明让我们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知识;让我们接收新事物毫不费时费力,但物极必反,人类大多已经忘记发明的初衷,人们不再只是追求心灵的满足,并且忘记的知足,他们心里的空洞越来越大,到底不可挽回。
文明世界总是看不起落后的国家,常以发展出高度文明的科技而自豪,却不晓得自己早已陷于科技的机械化中无法自拔。人文环境因为开发而变得伤痕累累,每一次的高科技文明更是意味着精神的另一种挑战。"创意"和"想像"在我们一接触到这世界开始,本是深植在每个人心中,可愈是成长,心中的那株小芽却愈被压抑,最后只能封锁在心的最底层缺乏灌溉,甚至到了创意枯萎了也不曾发觉。我们应该探访一下那位隐居在我们心中已久的"童稚的智者",重新灌溉那株小芽,用心照料,或许就会发现世界上处处充满惊奇,或许就能将空洞的心灵补满,活出最真实和快乐的自我。千万别忘记,不管未来的环境是如何,终究要找回自己最纯粹、天真、和充满无限想像的赤子之心,更要勇敢向任何想像力挑战,极尽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7-17 10:27:51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duhougan/8521.html
相关文章
- 1. 学校学万事
- 2. 烽火下的人性抗争与和平幼苗
- 3. 心之诗
- 4. 真相所带来的震撼
- 5. 晨读十分钟:成长故事集
- 6. 如何在人生逆境中"逆进"
- 7. 从日本三代家庭的困境,看家庭教育的重要
- 8. 帝国边陲的美丽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