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的暴君

  •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 读后感
  • 2024-06-11 09:13:35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在世界历史当中,怎么样都很难找到任何人採取了与希特勒相同的方式,以无可比拟的行动,却得到了与其既定目标截然相反的结果:希特勒意图让德国在欧洲取得霸主地位,并直接统治俄国。结果却是美国称霸西欧、俄国称霸东欧、德国一分为二,以及所有欧洲殖民帝国的解体;希特勒意图消灭犹太人,却让其在蹉跎了二千年光阴后再度拥有自己的国家。
  对世人来说,希特勒就意味着一个谜。

我的观点

2毁灭的暴君

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必能在其传记中学到他的人格特质、成功的因素、至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对于一个失败的历史人物,却可以在之中学到其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但对于一位继成功又失败的历史人物呢?
希特勒的崛起,你可以说是纯粹的运气好,但他确实抓住了机会,那是在一个微妙的时间点上,那时的德国经过一战的战败,德国的衰弱、威玛宪法的崩解、加上德国数百万人的失业诸如此类的经济问题,德国彷彿快倒塌似的摇摇欲坠,但这正给了希特勒一个机会,难以想像的是,他不但令德国六百万人充分就业,还未引发通货膨胀,1930年代的经济奇迹, 德国的再武装与扩充军备, 将1919年被抢走的省份重新交还给国家, 排除了凡尔赛合约的枷锁, 妇女解放, 废除身分特权和阶级壁垒... 掳获了德国人可能超过90%的认同,这样的功业加上他独有的领袖魅力,令德国为之疯狂,也令反对他的人像是愚昧的小丑般被人无视。然而这些功业看似是希特勒对德国的贡献,但在接下来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理解,这只是为接下来的目的铺路 灭杀犹太人。
在二战时期希特勒灭杀的犹太人有850万人之多,希氏在最后的一两年之间,顽强抵抗为了不是什么而是达到他的目标,灭族犹太人,事实上很多的证据都显示,其可以在完全失败之前,向他国求和,减少德国的损失,但他还是一意孤行,为了目标不择手段,想到这我不免有一些诧异,难道那一些将领都没有自己的意识可以裁决自己的作为是否正确吗?却将这一些罪业推给希氏,令我想到现今社会中,很多人瞒目跟从,只有在出事时才把一切推给起头的那个人,彷彿是别人的错似的,没有独立思考的人往往会成为别人的旗子,正如希特勒的手下将领一般。
最终而言希氏任何一个目标都没有达到,只得到了骇人听闻的结果,没有希特勒就不会有德国的分裂与欧洲的分裂,不会有美军及俄军驻扎在柏林,不会有以色列,长期漂流的犹太人不会拥有自己的国家,不会形成去殖民化,殖民国家不会独立,不会有欧洲的去阶级化,贵族还是会拥有绝大的优势。以上都不是希特勒所想要的结果,但这就是他所造成的益处,时代造就了希氏,希氏造就了接下来的历史,不管你承不承认,此时的和平是希氏之后大家吸起教训后的产物。
关于希氏的死,他在他的掩体中自杀,彷彿为了躲避其他国的审判似的,选择一种殉道者的死亡一般,象徵他不退缩于其他国、不退缩于自己的失败,他背叛了德国,背叛了所有相信他的人,彷彿把罪孽聚集到自己身上一般,然后逃了,逃到别人无法制裁他的地方,你会说他胆小、没有责任,或许吧,但又有谁能面对自己的失败,面对国际的挞伐,对他来说,自毁可能是最好的剧本。
我并不想为希氏做任何的辩护,他无疑地做了很多可怕的谋杀,但不可否定的,他为世界打下了一记预防针,况且若我们不理解他时,对他只有一连串的谬误,与不实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