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与"不乖"
- 《读后感》
- 2024-06-11 09:13:28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比标准答案,更重要的事。"往往在成长过程里,我们总是被大人要求要乖,对于"乖"的定义大家都有不同的见解,而作者侯文咏提出另一种"不乖"的思维,并藉由许多生活周边的小故事及亲身经验,说明如果我们过于执着于乖,服从社会主观思想、跟随潮流变动,快速变迁的社会里,今日的标准答案,未来或许会被推翻,那么追求正确的答案,舍弃"独立思考"反而用别人的脑袋思考,对学习岂有意义?
我的观点

不乖,其实不等于坏,只是想法较常人歧异,看事情的面向与一般人不同,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其实偶尔不乖,人生才能走出不一样的路。
如果"乖"是一种服从顺应世界趋势,毫无主观意识的批判分析,相对的"不乖"则是一种特立独行的思考,追寻事实而广泛求知、思索,创造出新思维、新理论,其实学习上有时候"不乖"也没什么不好。就像培根所做的比喻中的蚂蚁辛勤从外面搬进粮食,放入洞穴贮存,"学而不思"只懂得全盘接收现有的知识,广纳地放进有限的脑袋;而另一种闭门造车的蜘蛛"思而不学"只重于思考,不懂得拓展自己的眼界,成为无法接收外来知讯的井底之蛙,相对"眼界"的狭隘,建立于其之上的"视野",也没有足够空间可以伸长拉远;位于中庸之道的蜜蜂,除了四处採花粉吸收知识,回到蜂巢里还会勤于酿造、消化思考,最后产出独一无二的产品。
在我求学阶段里,常常在课本上看见科学家们提出的理论被后人所推翻,当下我就深刻理解到"思"的重要性,如果世界上的人们没有人是"蜜蜂"精于吸收前人理论,思考应证其正确性,那么我们所处的世界将会是什么风貌?人类的发展会进步快速吗?因为孕育万物的世界里存在太多疑惑与问题等着人们挖掘,"乖"而不知变通、食古不化,遵循旧有思想会让自己无法适应这日新月异的社会。
然而"适应社会"不一定代表"顺应社会","乖"有时候也会侷限自己,让自己陷入社会的主流价值,忽略内心的声音。过去不重视的事物,现今反而成为众所瞩目的新焦点,社会变迁的过程里谁都不知道未来的局势将如何,可以掌握的是自己,传统社会里总是会对各行各业有所偏见,认为某种行业就有高尚的社会地位,某种行业是没有出路的工作,孩子在潜移默化下,如果乖乖顺从潮水顺流而下,或许在未来风水轮流转,当初被自己割舍的梦想,反而成为新契机。为了避免遗憾的重演,"选择自己所爱"是很重要的,当自己迷恋于所爱事物,就会付出一切的努力,许多名人的成就是多年耽溺于其中,奉献出热忱,那种精神看似像个疯子,但那股惊人的力量是可以让自己不断前进的关键。
实现梦想前眼里总会充满希望的蓝图,怀抱着雄心壮志的胸怀,立身行事后才懂"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的道理,远大抱负理想往往大家都"知道","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光凭天花乱坠,距离梦想只会愈来愈远,但"做到"就不那么简单。虽然话说如此,反观现今社会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愿意从基础做起,自恃有大学文凭而要求公司待遇好、福利高、薪水多,自己的表现却敷衍了事、散漫不精,甚至缺乏抗压性,彷彿温室的花朵长久的呵护,无法"做到"目标。"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如果社会上大家都不懂得从低处慢慢建筑理想的梦,这是世界会变得如何?或许各行业专业人才产生严重缺乏,社会、经济体系无法正常运作,安定的一切也将改变。
"乖"与"不乖"的掌控方向在于自己,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对我而言,"乖"就像遵循守旧的一条笔直铁路,过程里没有"不乖"的曲折转弯,追寻安定平凡的人,或许会选择一路向前不走迂迴小径;渴望冒险非凡的人,或许会选择多绕几圈,接触不同事物,激荡里找出自己的方向。
看见这本书时,封面斗大的字眼对我而言好像有点距离,甚至背道而驰,以前总是觉得"乖"是一个孩子要守的本分,听从父母师长、在所有理法规定的标准下符合每个人的要求,严格的鞭策自己不容许错误,我甚至活的很痛苦,囚禁那种充满弹性可以调适自我的能力,我想如果让自己身心受束缚,换来只是羸弱的躯壳,在病魔来袭时往往不堪一击,反而得不偿失,所以学习调整心态,用豁达的心情面对烦闷,是我必修的学分。
长期走在笔直的铁路上,遵守天底下所有人认为的"理所当然",没有反驳、疑惑,甚至照着别人的脑袋想事情,选择那一切似乎符合大多数人认同的"标准答案"。框架的侷限威胁到个人思考,碍于现实环境我曾茫然于选自然组比社会组好吗?羡慕着医生、律师……的职业,蒙蔽于旧思维,甚至于想随波逐流依循"社会公式"成长,认为那就是最好的道路,当我理解一个人如果沉迷于所爱事物里,比起因利益诱惑的认真还能成大器。
所以我要懂得"为心发声"追寻梦想,虽然现今社会趋势里流浪老师很多,但是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会如何发展,我要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让那颗已经在心中萌芽多年的幼苗有成长的机会,不再让框架限制它生长,希望能达到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自我实现阶层,不走笔直的道路,在蜿蜒曲折中迷恋着我喜爱事物似乎更胜于认真走别人的路,走出属于我的人生地图吧!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6-11 09:13:28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duhougan/5819.html
相关文章
- 1. 学校学万事
- 2. 烽火下的人性抗争与和平幼苗
- 3. 心之诗
- 4. 真相所带来的震撼
- 5. 晨读十分钟:成长故事集
- 6. 如何在人生逆境中"逆进"
- 7. 从日本三代家庭的困境,看家庭教育的重要
- 8. 帝国边陲的美丽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