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处
- 《读后感》
- 2024-06-11 09:12:55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主角霍尔顿,一位对事情初有一套自己的看法,思想却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谈吐多不离髒话,不断试着以愤慨又看似孤高的态度面对他所认识的这个虚伪世界。此书记述霍尔顿被潘西中学开除学籍后,在外流浪两天的心路历程,一位"憎恨俗世"的少年,被妹妹一句"你到底有喜欢什么"问倒。青少年对于踏入成人世界,于心于体于思想发展上的复杂矛盾,诸事种种,都藏在作者的笔下,与许多读者的眼中。
我的观点

我同学曾问过我:"这本书不过就只是描述一个只有思想偏激,实际上却连跟妓女上床都不敢的胆小鬼,在被学校开除之后不敢回家,所以跑出去在外游蕩了两天,碰到了一堆人一堆事,在被皮条客揍了之后异想天开,想跑去乡村装聋作哑,盖个小木屋独自居住,最后被他妹妹劝说回家。这样子兜转了一圈的废物的故事,请你告诉我到底有什么好看的?"这段话不容质疑地确实是本书大意,但我还是回了他几句:"我和你还有其他人都曾有过疯狂的想法,但我们大多力不从心而没有去实行,然后淡忘。而霍尔顿这个人的人格与遭遇,就是放大集结无数个我们这样的小废物的故事。"
自己看自己,往往看不清自己脸颊的轮廓,照镜子或看别人时,却能清楚地数出脸上到底有几颗痣。对许多人而言,都在主角霍尔顿的身上看到一些些自己的影子,无论是那些狂妄的态度,无来由的愤慨、动摇,又或是一些对于事情的胆小怕怯,我们或许会渐渐忘记,然后对这些过去的轻狂矢口否认。然而这些可笑的事情都会逝去,曲有终章,更不用谈这几小节狂妄带些轻佻的音符。
说来好笑,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与主角的一相似之处,竟是想躲到乡下偏远地方去生活,为了"讨厌城市里那些多得过分的大大小小有形无形的墙"这样傲慢的理由。然而现实是我们这些小废物疯狂妄想的断头台。我也一直试着想要做些那么点什么,以表明自己的方向,但是又什么都不敢做,矛盾一如本书主角霍尔顿。仔细想想,唐吉轲德说不定是个远胜于我的疯子。白癡地潇洒一回或是安稳却无为的走过,哪个才是正确的道路,那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而思想上我对于城市、斗争、阶级、手段,以一双不懂得思考的眼睛所见而持有疑问,在都市浮沉中,我们还能做多少的自己?"人在乱世,身不由己。"似乎又不是这么一回事,我抓不着这逻辑的感觉。许多问题的答案我始终没有个底,伸长着脚在岸边探着水深,就像是我现在的模样。
而霍尔顿似乎也在探着悬崖的下方,同时回头守望着在麦田里玩耍的孩子。
尽管染上菸与酒瘾,心理生活又像是个社会败类,一如当初那位同学所说,不过是个胆小鬼废物,霍尔顿却仍保有一颗不愿真的伤害他人的心。尽管他在外受到无理的欺辱,他还是无法真正讨厌任何一个人。尽管他故作洒脱想脱离"俗世",心裏却始终有那么些牵挂。无论在外如何放蕩流浪,心理经过多少大风大浪,人在心底都一直惦记着那某个归处,就像小孩子一般,在游乐场玩乐,天黑了总知道是时候该回家吃饭,而那些不小心落在草丛里的棒球,找不回也就任由它去了。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6-11 09:12:55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duhougan/5757.html
相关文章
- 1. 学校学万事
- 2. 烽火下的人性抗争与和平幼苗
- 3. 心之诗
- 4. 真相所带来的震撼
- 5. 晨读十分钟:成长故事集
- 6. 如何在人生逆境中"逆进"
- 7. 从日本三代家庭的困境,看家庭教育的重要
- 8. 帝国边陲的美丽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