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仁爱为本的启发者

“这就是书中提及的『断杼教子』。孟母为了教育孟子,可是竭尽全力。你应该有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吧。”评仔想在小倩面前展现

2孟子:仁爱为本的启发者

自己的学识,马上言道:“当然有,他们原先住在墓地附近,耳濡目染之下,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的事。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不适合小孩

子居住,便搬家到市集附近。但他们的新家距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宰猪羊的事。孟母二话不说,将家搬到学

宫旁边。”小倩回应:“对,这次孟子还是有样学样,他又跟着那些每月初一、十五进文庙的官员,学习起行礼跪拜、揖让进退的礼节,

孟母就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孟母深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为了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惜几次搬家。”

“有一位如此贤明的母亲,我真想知道孟子长大后会成为怎样的人啊!”评仔充满期盼地说。小倩看见评仔有这么强烈的好奇心,便跟他

说:“评仔,你拿出你的量子枪来。”评仔虽不明就里,但还是照做了。 “你看到枪的左侧有一颗蓝色的按钮吗?那是 『时间加速器』。

只要我们一起按着数秒,便可一起进行短程的量子旅行,在同一朝代穿越时空。”评仔喜出望外,兴奋得手舞足蹈:“太好了!那我们就

能看到孟子长大后的作为了。”小倩点点头,同样拿出她的量子枪。“我们一起按着蓝色的按钮5秒,就能看到孟子如何帮助不同皇帝施

政了。”于是他们一同按着量子枪掣5秒,过了一会儿,他们便在空中双双消散了。

“以羊易牛”论仁政

这时,评仔又来到了新的环境,却不见小倩的身影,他发现自己竟然身处在辉煌壮丽的皇宫内!他虽然很兴奋,但心想:“这里是哪国

的皇宫呢?战国时期诸侯各自为政,齐、晋、楚、秦、宋五国被推举为霸主,史称『春秋五霸』。他们相互混战,诸侯国内外动荡,社

会极不稳定。”评仔想了一下,决定还是赶紧找到小倩离开为妙!

就在这时,宫殿传出一把声音:“要具备怎样的道德修养,才能统一天下?”评仔心想:原来皇帝就在殿堂里面!“如果一位国君能够

爱护百姓,一切以爱民为施政目标,那么他就能统一天下,进而施行仁道!我听说陛下曾因看到可怜的牛而把牠放生,用一只羊来代替

这头牛。”评仔听到一名男子回应,认为非常有道理。皇帝回应男子说︰“没错!可是有些百姓批评我这是小器吝啬的表现,误解我以

小羊换大牛是为了省钱。”男子安慰皇帝说:“别人对陛下的误解,陛下不必放在心上,陛下所作的是一种仁慈的表现,因为陛下只看

见牛的恐惧,没看见羊的恐惧。怜悯牛是一种当下的恻隐心,这是陛下最真挚的同情心!陛下如能以仁义为本,爱护百姓,必定能让老

百姓安居乐业。”评仔心想:宫殿里头的男子应该就是孟子了!孟子真是聪慧,能看到皇帝人性美好的一面,还借此劝谏皇帝施行仁

政,真有智慧!评仔继续从旁倾听,听得非常投入。过了一会儿,孟子便离开了。

这时候,皇帝竟突然从殿堂走出来,评仔非常慌张,急忙跪拜:“参见皇上。”皇帝说道:“评仔,你看到孟子用『以羊易牛』的故事

向齐宣王提倡仁政了吧?”“小倩?原来今次你竟变成了一国之君齐宣王,真厉害!”小倩微笑点点头,继续说:“孟子的仁政学说理

论基础正是这件事情所带出的性善论。另外,孟子也曾教导梁惠王『与民同乐,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他的思想学说启发了不少统治

者,使百姓能过安稳的生活。”

“得民心者得天下!看过提倡以民为首的政治思想后,我真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好领袖。我真希望能到各朝代再看看不

同的好领袖!”评仔带着坚定的眼神说着。小倩欣赏评仔坚定的心,微笑说道:“既然你那么好学,就带你到另一朝代看看啦!”小倩

一手拖着评仔,一同按下量子枪的红色按钮……

欲知评仔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历史充电间

1. 〈公孙丑章句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虽然不好战,但也曾提出自己对战争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天时、地利、人和”,是打赢一场战争的几个关键问题。作战的时机、

气候的有利,不如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因素有利;而地势的有利,又比不上众人齐心协力的力量。孟子认为做任何事最重要还是人们

团结、努力的力量。

《荀子.王霸篇》中曾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在这里,荀子所指的“天时”指

的是农时,“地利”指的是土壤肥沃,“人和”则是指人的分工。荀子则没有区分这三者之中重要性的先后,而是三者并重,缺一不可。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三者到底谁最重要也就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

2. 《孟子》出现频率前三位的实词:“民”,209次;“仁”,158次;“道”,150次。从这些字频中,可知孟子的仁政理念及其仁政的

核心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