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

  •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 读后感
  • 2024-06-12 16:37:59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一个故事发生在主角蛤蟆先生,他因为家庭背景和种种因素,导致忧郁症并且越来越自卑和情绪低落,而身边的朋友看着他每天郁郁寡欢,建议他去找苍鹭寻求心理谘询,再经过十次的谘询后,蛤蟆先生渐渐地走出童年阴影,对每天的生活抱有期待。

我的观点

2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

我开始注意到这本书是因为去书局时一直看到这本书在推荐名单上,但第一次看到想说应该就是一本故事书而已吧!但在翻开却越看越入迷,整本书虽然看似是一个跟我们无关的童话故事,但其实主角蛤蟆先生身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很有可能在我们身上发生。有许多人就像主角一样,出生就必须面对父母给巨大的压力,而又因为不敢反抗在成长中迷失了自己,就这样一直郁闷到成年,而长大后也就延续了童年的个性,就像书里说到"成年后的很多行为,都是从童年时期学来的",每当遇到不顺的事情,都先从自己怪罪起,慢慢变得失去自我。
 
这本书里有两个地方最让我印象深刻,其中一个是"要充分理解自我,唯有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连结。"这一句话,在青春期时我们常常不理解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对未来充满迷茫,也不知道每天读书的意义在哪里,而且也因为情绪影响变得很喜欢反抗别人说的话,习惯性带入情绪,久而久之便陷入恶性循环,感觉没有一件事做得好,直到后来我慢慢学会注意自己的情绪,不在让情绪左右我,才慢慢看见不同的自己、接纳不同的自己,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我对这句话很有感触。
 
另一个让我难忘的段落是蛤蟆先生在和苍鹭讲小时候的故事,因为从小父母的严厉加上经常忍着,让蛤蟆先生以为自己没有生气的情绪,我一直以为"生气"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没想到因为家庭的关系,他甚至不知道有这种情绪,也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对别人表现出愤怒过,想必现实生活中也有小孩是在这种家庭背景下长大,令人感叹。另外也介绍了不同小孩和父母的状态,不同的教导方式就能让小孩的个性有天壤之别,也可能一句父母无心的话,让小孩记得一辈子。故事中主角的父亲是严厉的挑剔型父母,因为父亲常常批评和责备让他备感压力,让在他被责骂时第一个反应是先道歉,在后来的心理谘询后,才慢慢从父母的阴影中走出来。
 
我觉得这本书很值得大家看,阅读这本书时会一种很一个不认识的人在和自己对话,但却异常的熟悉,到最后发现其实就是一个自己和自己对话的过程,虽然我们不会每一个点都和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样,但多少都一定遇过相似的问题,也许我们平常有发现确不愿面对,只想逃掉这些问题,也有可能根本没认清自己的不平衡跟需要改进的地方。透过看蛤蟆先生心理医生的谘询过程也会让自己更正视我们问题所在,是个很好的机会可以重新认识自己,我们在认真的检视自己后,可能会发现有许多不完美,但就像苍鹭告诉蛤蟆先生想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必然需要付出艰难的努力及坚持不懈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