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为志,良心为德,关怀为仁,所学为艺
- 《读后感》
- 2024-06-11 09:13:26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内科主任徐大明与外科主任唐国泰为了角逐医院院长宝座,两派人马剑拔弩张。此时传来总统爱女陈心愉罹患白血症必须进行手术的消息。徐大明属意由苏怡华医师主刀,不料唐国泰却利用职权变更手术,改由自己的人马操刀。而原本保持中立的医学院院长徐凯元,因为疏失造成病人死亡,使他不得不倒向唐国泰,希望能向麻醉医师关欣施压,要她顶下自己医疗过失的责任。苏怡华与关欣两人原本与世无争,但是最后却身不由己地卷入了这场战争。
我的观点

医生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个受万人景仰的职业,他们各个都是人中翘楚,披着那被世人加冕为圣物的白袍。医师在诊间来回穿梭,那些一晃而过的白色身影在冰冷的地板上映出一道道温热的忧心,深怕多走一秒便会在与死神的战争中功败垂成。他们费尽体力、绞尽脑汁,为的只是希望能为病人多争取一点机会,给家属多一丝希望与所剩无几的道别时间。
然而面对崩坏已久的医疗体系,不断啃食着那白袍和光环底下的心与热情,医者们当年的初衷是否会随着专业日渐累积,酝酿成纯白的甘甜美酒呢?医生常需要披星戴月的工作,用他疲惫的身躯去承受另一条生命的沉重压力,而这只不过是白色巨塔中每天重播着的小戏码罢了。书中提到了许多医界不堪入目的竞争手段,毫不遮掩的天天上演着,但最令人心寒莫过于无力拯救也不愿招惹是非的"医生们"了。满腔热血的新手医生批上白袍,想着要竭尽所能的为病患争取活着的权利,但却常被袭击而来的疲倦、争权夺利的计谋和对无力挽回生命的哀恸所夹攻。难道象徵崇高和济世使命的白色巨塔,竟是最世态炎凉的地方?
书中有一个段落写道,原本只是白色巨塔里与世无争的芸芸众生,关欣与苏怡华两人被迫卷入别人的战争,同样身处别人的战场,两人最后却走上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苏怡华整握了权力的核心,变成了他以前最看不起也最不谢打交道的人。尽管他没日没夜的算计着,苏怡华仍旧没有料想到,计谋早以侵蚀自己,使白袍不再纯洁,光环不再耀眼,仁心被啃食的体无完肤,连最原始的初衷与满腔热血也成了过眼云烟。反观关欣,他却因坚定而不可动摇的信念与旺盛如火的热情,拒绝参加这场争权夺利的人事战争。他返回到与世无争的纯朴农村,继续燃烧着热情与专业,拯救垂垂欲死的生命。
书中关欣曾说到:"我不相信这个世界没有真理与正义,除非我们自己心里先把它抛弃了。"如果说医术是医院的建筑本体,那么医德便是做医生的基石。若是缺少了医德,那么医院只会是个摇摇欲坠的杀人兇器。孔子曾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作为一位医生,不断进修学习是志向;医德是学习的依据;视病患为家人是仁爱;悠游于杏林则是兴趣。尽管现在的医界仍有待改进,但我相信一定还存在着那些永保初衷的热情医师,在医院的某处为来回穿梭着,尽管经验不及名医,但他们的存在却代表着一股捍卫正义与真理的力量。他们为杏林洒着名为医德的肥料,为病患付出最诚挚的关心,唯有这样的医者才配的上象徵"有医无类"的白袍。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6-11 09:13:26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duhougan/5815.html
相关文章
- 1. 学校学万事
- 2. 烽火下的人性抗争与和平幼苗
- 3. 心之诗
- 4. 真相所带来的震撼
- 5. 晨读十分钟:成长故事集
- 6. 如何在人生逆境中"逆进"
- 7. 从日本三代家庭的困境,看家庭教育的重要
- 8. 帝国边陲的美丽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