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逻辑
- 《读后感》
- 2024-06-11 08:50:15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布侃南Mark Buchanan,维吉尼亚大学物理学博士,曾任《自然》(Nature)期刊及《新科学人》(New Scientist)杂志编辑,现在从事科学写作,替英美两地的报章杂志写文章。另着有《改变世界的简单法则》(Ubiquity)、《连结》(Nexus)。
作者企图告诉我们,复杂的社会表象背后,往往藏有简单的逻辑。当应付不了真实世界现况之时,只要找出隐藏的逻辑,就能掌握群众行为模式之谜。
我的观点

"隐藏的逻辑——掌握群众行为的不败公式"是本浅显易懂的社会科学书籍,作者举许多生活中的实例应证了复杂的社会表像背后往往有简单的逻辑,包括人的思维和行动也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找出隐藏其中的逻辑,就能掌握群众的行为模式。我很喜欢这本书开头所说的那段话,钻石的璀璨全是由一个个微小的碳原子所组成,这些碳原子不在乎个体是否闪亮,只按照一定的模式排列,进而成就一颗不同于其它平凡石头的钻石。人也一样,不求己利,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就能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
子曰:"君子不器。"朱熹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字面上的解释是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做特定的用途。再进一步解释我认为孔子的所谓的君子是不论担任什么样的职位,都会尽责完成他的工作。这样的解释,是指君子具有宽宏广大的度量,君子不在意自己的所居的职位高低,只是尽心在他每个当下,此观念也能和本书互相阐发。
"隐藏的逻辑——掌握群众行为的不败公式"提到你我都是社会原子,作者以物理学观点阐述真正重要的不是组成分子或单元,而是这些组成分子的组织方式与排列形式,若把人看成是构成社会的"社会原子",许多人的聚集就和个体的特质无关,所有的社群都可视为自我组织组成的结构,更进一步思考这便近乎"君子不器"的引申意涵了。舍去己身的利益或名位考量,只专注在在自己应做的事情上,一种更完善的社群模式就会形成,同时在人类的演化上也同时在筛选"适者"——持利他主义者。在远古时代,人类无法以单一个体的模式生存,而是必须要群体生活以防御其他攻击且共同分享食物、日常生活的用品,自私自利的人看似得到最多利益,但研究显示成员之间合作关系越紧密者,在和互惠观念较低的团体竞争时,前者往往优于后者。因此理解自我组织模式的运作方式,并以此设法来造福人群是社会科学主要的任务之一。
若以社会科学的精神加上孔子主张的仁德,在处理人类社会行为议题时就能更加简单,而不会因为个别成员的复杂特性使整个一题复杂化,虽说自身的习惯不容易和所属群体的群体行为完全划清界限(毕竟人会选择和自己性格较相像的群体共同生存),但循着"模式比人更重要"的法则,在面对许多议题的癥结(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阶级的仇恨、种族隔离与歧视)时就能迎刃而解。
苏洵有云:"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着。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在阅读此书的同时我感受到作者观察入微的特质,书中许多生活中的例子皆须要见微知着的功力,有了细腻的观察和社会科学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心存仁德,让社会迈向更高的层次。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6-11 08:50:15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duhougan/5715.html
下一篇
在"乖"里"不乖"
相关文章
- 1. 学校学万事
- 2. 烽火下的人性抗争与和平幼苗
- 3. 心之诗
- 4. 真相所带来的震撼
- 5. 晨读十分钟:成长故事集
- 6. 如何在人生逆境中"逆进"
- 7. 从日本三代家庭的困境,看家庭教育的重要
- 8. 帝国边陲的美丽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