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慾妄念功名利禄 死亡面前名利味如嚼蜡 | 国学经典
- 《学习教室》
- 2024-06-13 09:33:46
天堂地狱 一念之差
名作家揭示人性之恶
日本着名作家芥川龙之介有很多着名作品,例如他24岁时发表的《罗生门》,讲述一位落难武士在「罗生门」看见正在拔取无名女尸长髮的老太婆,便斥责她亵渎①尸体。老太婆回应,自己为了维生而拔掉死人头髮,天经地义。于是,原本讲求道义的武士,认同老太婆以维生为上的想法,心念一转,随即变成强盗,他打昏了老太婆,剥去她身上可以变卖的衣服,趁着天黑逃离现场。

27岁时,他发表《蜘蛛之丝》,讲述释迦佛在极乐世界中看到在地狱裏饱受折磨的强盗,想起他生前曾不忍心踩死一只小蜘蛛,也算心有善念,于是就取了一根蜘蛛丝垂下地狱,打算救他脱离苦海。但是,这名强盗在攀爬的时候,因一念之私,把跟他一起爬上来的罪人全赶下去,结果蜘蛛丝因其恶念而断裂,所有罪人又重坠回原来的地狱去。
31岁,他发表名作《竹林中》,讲述一名日本武士被发现陈尸于竹林中,调查人员遂召集了7名相关人员加以询问,但人人各执一词,口供相互矛盾。原来,每个人都藉着说谎来展现理想中的自己,而掩饰现实中自己的软弱,选择将全部的真相隐于竹林之中。1950年,日本着名导演黑泽明对《竹林中》加以改编,拍摄成电影《罗生门》,并获得多项电影大奖,「罗生门」从此成为华语地区对于扑朔迷离②的、各方说法不一的事件之代名词。
多想后果消幻业
以上诸篇名作,都以探讨人性善恶问题为旨,带出「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道理。但当恶念起时,我们应当如何平息,挽回正念呢?
明刻本《菜根谭.后集》第23条、清刻本《菜根谭.概论》曰:「色慾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嚼蜡。故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全句大意指:当色慾妄念像火燄一样炽烈旺盛时,只要念及大病临身的痛苦,便如大梦初醒,一切兴味索然,冷似寒灰了;当功名利禄像蜜糖一样甜美引人时,只要念及死到临头的境地,便会心灰意冷,味同嚼蜡了。
故此,凡事都应多想后果,人常忧虑死病之苦,便可消除虚幻的业障③,增长合乎天理的道心。简而言之,我们做事应顾及后果,有所警惕,不能肆无忌惮,只知贪图享乐。其情其理,发人深省,值得仔细鉴读。
【认识字词】
亵渎:贬义词,指傲慢轻视、怠慢或侵犯某人或某物。其反义词是尊敬。
扑朔迷离:这一成语出自〈木兰辞〉,当中说道兔子难以外形辨别性别,并以此来比喻木兰代父从军的可能性很高。其后人们便以「扑朔迷离」来形容人或事错综複杂,难以了解真相。
业障:佛教用语,意指一切影响人修行正果的行为或罪孽,原是梵语,最早见于《高僧传.译经中.昙无谶》
【小练习】1. 上文提及哪位日本作家?
A. 夏目漱石
B. 新垣宏一
C. 村上春树
D. 芥川龙之介
2. 日本着名导演黑泽明对哪项作品进行了改编?
A. 《竹林中》
B. 《罗生门》
C. 《蜘蛛之丝》
D. 《蝴蝶夫人》
3. 文中引《菜根谭》的内容是为了说明甚么道理?
A. 我们应时常忧虑生死
B. 我们应时常保持警惕
C. 我们应思虑后果
D. 我们应及时行乐
4. 以下哪项内容没有在文中提及?
A. 善恶得失乃一念之差
B. 不同文学作品改编后能大卖
C. 时刻警惕才能消除业障
D. 贪图享乐无助消除业障
参考答案
D
A
C
B
《菜根谭》是明朝洪应明收集编着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着重正心修身,养性育德。现时传世版本主要有两种:分为前、后集的明刻本,以及分为修省、应酬、评议、闲适、概论五章的清刻本。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6-13 09:33:46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zuowen/7637.html
相关文章
- 1. 志者诗之本也是啥子意思
- 2. 绮梦踏林诗什么意思
- 3. 鲁智深圆寂那首诗什么意思
- 4. 不送玫瑰不赠诗的意思
- 5. 什么诗里有相逢的意思
- 6. 为诗之苗裔什么意思
- 7. 少年柔肠全诗的意思
- 8. 琴棋书画诗酒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