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起千堆雪上一句
- 《古诗词考题》
- 2024-08-30 12:59:52

“卷起千堆雪”的上一句是“惊涛拍岸”。这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是对这句诗及其原文、译文、赏析、创作背景和作者介绍的详细解答:
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长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赏析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句诗以气势磅礴的语言描绘了赤壁滚滚长江的壮丽景象。其中,“卷起千堆雪”用比喻的手法,将滚滚而来的江水比作卷起的千堆白雪,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江水的浩瀚和气势。同时,“千”字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江水的壮阔和雄伟。“卷起”二字则赋予了江水生命和灵性,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这句诗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在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另有说法为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此写下此词。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8-30 12:59:52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kaoti/9379.html
下一篇
天下三分明月夜下一句
相关文章
- 1. 荀彧为什么叫百里守约
- 2. 诗中有喜意思的诗
- 3. 以文为诗见长的意思
- 4. 藏头诗中藏尾诗的意思
- 5. 花开成诗花落成景意思
- 6. 红楼梦开头诗的意思
- 7. 表示失物招领意思的诗
- 8. 如何用诗表示无语的意思